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我们认为2025年为小核酸药物投资重要年份:(1)递送平台GalNac非常成熟;(2)适应症有望进一步拓展;(3)小核酸药物催化密集。
技术突破——小核酸技术平台、发展逐步成熟:此前的递送系统如LNP,由于分子结构较大,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且肝外靶向性差,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易发生安全性和肝肾毒性。2014年GalNac递送系统的出现促进了小核酸药物发展,GalNac具有高效肝脏靶向性,该递送系统通过较低药物剂量即可实现长效性,因而毒性较小。Alnylam公司成功的将小核酸GalNac应用到多个疾病领域中,并取得了非凡的临床数据和商业化成果。
适应症突破——罕见病到慢病和其他更大疾病领域:(1)疾病领域拓展:最先上市的小核酸药物Vitravene(CMV)、Spinraza(SMA)和Patisiran(TTR)等多为治疗罕见病的药物,患者容量相对有限,但随着近几年小核酸药物在高血脂(Inclisiran)、高血压、乙肝等多个疾病领域的临床数据读出,小核酸能够治疗的患者群体持续扩大,小核酸药物的市场想象力巨大,甚至未来小核酸技术平台有望在CNS领域如AD和帕金森等疾病取得突破。(2)新的平台技术验证:例如ProQR在2025年或将启动RNA编辑管线,以及Regulus的RGLS8429(miRNA)或有1期数据读出。
小核酸药物即将迎来密集催化剂:(1)大单品放量:2025年诺华inclisiran有望加速放量,Arrowhead plozasiran商业化元年;(2)产品获批:Alnylam的Vutrisiran和Fitusiran已于2025年3月底获批,Ionis的eplotersen(OUS)、Olezarsen(EU)、Donidalorsen(US)预计也会年内获批;(3)重磅产品数据读出:诺华/Ionis的Pelacarsen的Ⅲ期数据读出,Ionis的Olezarsen(sHTG)的Ⅲ期数据读出,Zilebesiran(高血压)的Ⅱ期数据读出,ARO-INHBE(肥胖)的Ⅰ期数据读出。
建议关注:国内企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信立泰、腾盛博药、圣诺医药、舶望制药、瑞博生物等;海外企业:Alnylam、Ionis、Arrowhead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集采政策影响。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