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PMI数据点评:“金三”如期回升 但季节性偏弱
制造业PMI:产需两端指数均走高,后势不确定性较大。春节假期影响逐步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2025 年3 月制造业PMI较2月上升0.3 个百分点至50.5%,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从季节性表现来看,2015 年3月-2024 年3月的平均制造业PMI为51.02%,2025 年3月制造业PMI 略低于季节性水平。从需求端看,春节因素消退,加之稳外贸政策加码,3月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升高0.7个百分点至51.8%,连续两个月扩张;从生产端看,市场需求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3月生产指数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52.6%。3月,生产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0.8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的回升幅度大于生产指数。从企业预期来看,企业对后市继续维持乐观态度,3 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53.8%,连续两个月走低,但仍维持在高位景气区间。从就业情况看,就业市场保持平稳,3月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下滑0.4 个百分点至48.2%。在“金三”季节性推动下3 月制造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上涨态势,“银四”景气度可能会有季节性调整,且美国特朗普可能会在4月2日公布“对等关税”政策,后续我国出口可能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部分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压力。但在国内政策的对冲下,预计制造业景气度仍有支撑。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进口指数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0%和47.5%,分别较上月回升0.4 个百分点和下降2 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低于新出口订单指数1.5 个百分点。截至3月初,美国已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累计额外征收了20%的关税,而3月出口景气度仍走高,可能与节后复工后积压订单出口有关,但与季节性(2015-2024 年同期平均值为49.44%)相比恢复偏弱,关税的负面影响或正逐步显现。进口景气度走低可能因为我国采取对美国的反制措施,3 月10 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如大豆、猪肉、玉米等。目前欧美日制造业景气走势分化,2025 年3月美国Markit 制造业PMI 初值下滑至49.8%,跌至荣枯线之下,欧元区3月Markit 制造业PMI 初值为48.7%,连续三个月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日本3 月制造业PMI 从49%降至48.3%,为2024 年3 月以来最低。当地时间3月31 日,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宣布即将于4月2 日公布的对等关税政策将覆盖所有贸易伙伴国。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会对全球贸易形成扰动,预计出口景气度后续或将有所回落,进口或部分受国内政策支撑。
从行业情况来看,除基础原材料行业外,其他三大行业景气度均回升。在Deepseek 以及国内创新驱动政策的带动下,3月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3%,较上月上升1.4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上,装备制造业PMI 为52.0%,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0.0%,比上月上升0.1 个百分点,表现相对平稳;基础原材料行业PMI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至49.3%,或与市场需求仍然偏弱,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调整有关。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此外,还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政策落地,后续高技术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大型企业景气度走低,中、小企业景气度升高。分企业规模看,3月,不同规模企业景气走势分化,大型企业PMI走低1.3 个百分点至51.2%,但仍连续两个月扩张,而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走高0.7、3.3 个百分点至49.9%、49.6%, 景气度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其中,大型企业生产指数保持在54%,新订单指数保持在接近53%的水平,显示大型企业供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型企业生产指数虽较上月下降0.6 个百分点,仍保持在51%以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2.9 个百分点至51%以上,回到扩张区间;小型企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6.7 个百分点至接近51%的水平,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3.9 个百分点至接近50%的水平,显示中、小型企业需求均有所回稳。3 月,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自2025 年6 月1日起施行,增加规定大型企业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60 日内支付款项等。另外,中国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随着中小企业相关保障、融资等支持政策落地,中小企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稳向上。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再度收缩,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回落。3月,由于需求边际回升,采购量指数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至51.8%,但仍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上。价格方面,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个百分点至49.8%,再度跌回收缩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也回落0.6 个百分点至47.9%,连续10 个月处于临界线之下。由于供大于求问题依然存在,以及能源与化工等行业成本存在下降趋势,基础原材料行业市场价格下行较为突出。国际上看,国际油价3月份继续走低,或主要受美俄和谈、OPEC+宣布增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OPEC+宣布2025 年4月将开始逐步增产,至2026 年9月底完成220 万桶/天增产,预计短期国际油价可能延续震荡偏弱;国内来看,供大于求压力逐步显现,加之天气转暖,钢材、煤炭等价格走低,而由于今年专项债前置发行、建筑工地陆续复工,水泥等价格有所回升。海外政治和经济局势多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或偏弱运行,而国内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力,受国内需求驱动的商品价格可能将有所回升。3月,BCI企业销售、总成本前瞻指数分别回升2.35、3.11 个百分点至65.08、62.03,利润前瞻指数回落1.92 个百分点至49.38。3月,配送方面,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扩张,由于需求增多,供应商配送速度小幅减慢。库存方面,3 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8.0%,较上月回落0.3 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2%,较上月小幅回升0.2 个百分点,库存指数继续保持在低位波动。
非制造业PMI:服务业温和扩张,建筑业如期回升。3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上升0.4 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温和回升。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至50.3%(环比上升0.3 个百分点),虽连续两个月回升,但扩张幅度有限,显示行业仍处于温和复苏阶段。从行业细分来看,零售业受“以旧换新”及消费补贴政策推动,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升至52%以上,表明政策刺激开始显现成效。此外,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以上,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4%以上,反映居民线上消费仍较为活跃。创新驱动以及政策激励推动电信运营服务业和互联网及软件技术服务业保持高景气,商务活动指数分别升至60%和53%以上,显示数字经济相关行业持续活跃。从具体指标来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47.1%,较上月上升1.2 个百分点,虽然需求下滑速度有所放缓,但仍处于收缩区间;销售价格指数下降1个百分点至46.6%,连续3 个月走低,显示终端消费能力仍然偏弱,企业在价格调整上存在一定压力;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上升0.6个百分点至57.5%,显示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较为乐观。预计随着清明、五一假期临近,服务业景气度有望继续回升。建筑业方面,3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4%,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或受春节后基建项目集中开工、专项债前置发行等因素支撑。但相较2015 年以来同期的平均值59.71%而言,今年“金三”建筑业的复苏偏弱。分行业看,房屋建筑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活动均保持扩张态势,商务活动指数均在54%以上。从分项指标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逆势下降3.3 个百分点至43.5%,显示市场需求有所收缩,项目接续动能不足;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下降1.6 个百分点至47.5%,投入品价格指数则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至49.5%,市场需求不佳导致成本向终端传导不畅;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降4.2 个百分点至41.4%,企业用工需求偏弱。但由于2025 年两会上定调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赤字率、地方专项债以及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进一步加码,企业对未来市场仍持乐观态度,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0.6 个百分点至55.3%,预计后续在财政政策的接续支持下,建筑业景气度有望保持在扩张区间。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超预期下降,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