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PMI数据点评:3月官方制造业PMI指数继续回升 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偏强走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02 12:14:40 评论:0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 年3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5%,比2 月上升0.3 个百分点;3 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比2 月上升0.4 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比2 月上升0.7 个百分点,服务业PMI 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3 个百分点;3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为51.4%,比2 月上升0.3 个百分点。

      3 月PMI 数据要点解读如下:

      3 月制造业PMI 指数环比上行0.3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春节影响全面消退后,生产活动进一步恢复正常,指数本身会有一个季节性回升过程。可以看到,在过去10 年中(剔除疫情3 年),3 月制造业PMI 指数“8 升2 降”。二是受DeepSeek 的AI 大模型发布等事件带动,3 月战略性新兴产业景气度(EPMI)显著上升,这会对整体制造业PMI 指数有一定拉动。三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稳增长信号,与此同时,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在促消费、稳投资方面还有一定延续效应,这主要体现在3 月新订单指数上升0.7 个百分点,达到51.8%。这意味着扩内需成为推动当月整体PMI 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当月新出口订单指数意外上升0.4 个百分点,达到49.0%,明显高于过去十年48.1%的历史平均水平。这一方面表明当前外需仍有较强韧性,另一方面也显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尚不明显。我们判断,3 月出口有望继续保持正增长。最后,当月供货商配送时间拉长,主要反映市场需求增加,也是3 月整体PMI 指数上升的一个原因。

      3 月小型企业PMI 指数大幅反弹3.3 个百分点,达到49.6%,为近11 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是本月PMI 指数的主要亮点。我们判断,这主要与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向市场终端需求传导有关,体现扩内需政策发力显效。

      四大重点行业中,3 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PMI 分别为52.0%、52.3%,比上月上升1.2、1.4 个百分点,前者主要与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政策加码有关,后者主要受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增长势头偏强带动,显示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保持较快发展。当月消费品制造业PMI 指数回升0.1 个百分点至50.0%,主要源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扩围升级,大力提振消费措施全面加码。最后,3 月基础原材料行业PMI 指数为49.3%,较上月回落0.5 个百分点,主要受水泥、钢铁、煤炭等高耗能行业景气度偏低拖累,背后是房地产投资持续较大幅度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3 月制造业PMI 中的两个价格指数都有一定幅度回落。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1 个百分点至49.8%,主要受近期国际原油及铁矿石价格下跌,以及国内煤炭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下行等影响;3 月出厂价格指数下降0.6 个百分点至47.9%,主要原因仍是市场需求不足。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3 月反映需求不足为主要困难的企业占比仍在60%之上。我们判断,3 月PPI同比降幅有望保持在-2.2%左右。主要受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等影响,当前工业品价格存在一定下行压力。

      3 月服务业PMI 指数为50.3%,较上月上升0.3 个百分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促消费政策加码,居民线下消费活动或温,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上行;二是受DeepSeek 的AI 大模型发布等带动,3 月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3%以上。

      3 月建筑业PMI 指数为53.4%,较上月温和上升0.7 个百分点,主要受天气转暖,节后建筑业全面复工等带动。其中,3 月房屋建筑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均保持扩张。年初基建投资力度加大,政策面继续强调保交楼,对建筑业景气度形成支撑。

      整体上看,3 月制造业PMI 指数在扩张区间继续上行,体现了季节性回升和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的双重作用,显示一季度宏观经济延续偏强走势,预计一季度GDP 同比将在5.0%至5.2%左右。展望未来,考虑到从接到海外订单到报关出口,往往有2 个月左右的间隔期,2 月起美国对我国输美商品连续大幅加征关税后,4 月相关冲击或将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市场需求及市场信心都有可能出现一定下行波动,加之国内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夯实,4 月制造业PMI 指数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下行,不排除再次落到荣枯平衡线附近的可能。这意味着接下来宏观政策将加大对冲力度,我们判断,二季度降息降准窗口会再度打开。

机构: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青/闫骏/冯琳 日期:2025-04-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