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3月PMI延续回升的背后
事件:2025 年3 月制造业PMI 为50.5%(前值50.2%);非制造业PMI为50.8%(前值50.4%)。
核心观点:3 月制造业、服务业PMI 均小幅回升、继续处于扩张区间,但回升幅度均小于季节性;且一季度整体看,制造业和服务业PMI 均较去年四季度回落,指向经济修复动能有待加强。往后看,4 月属于政策落地期、经济基本面“决断期”,地产持续性与关税扰动是关键;倾向于认为,若特朗普关税没能缓和,尤其是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一旦生效,我国出口压力将明显增大,经济也将进一步承压,预示“新的增量政策”有望随之出台。短期紧盯3 点:1)各部门各地针对两会精神的细化部署、可能的降准降息;2)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3)中美关系进展。
1、3 月制造业、服务业PMI 均继续回升,但弱于季节性。3 月制造业PMI 为50.5%,较前值继续回升0.3 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小于季节性(与2025 年春节日期相近的年份3 月PMI 平均环比回升0.5 个百分点),连续2 个月处于扩张区间。3 月非制造业PMI 回升0.4 个百分点至50.8%,其中服务业PMI、建筑业PMI 分别回升0.3、0.7 个百分点。3 月综合PMI 产出指数回升0.3 个百分点至51.4%,指向整体经济景气保持扩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有所增强。
2、分项看,关注供需端、贸易端、价格端、库存端、就业端5 大信号:
1)供需端均回升,需求升幅大于供给。供给端,3 月PMI 生产指数52.6%,较上月微升0.1 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扩张区间。高频看,3 月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等生产端高频均继续处于高位,整体传统制造业生产仍偏强。
需求端,3 月PMI 新订单指数回升0.7 个百分点至51.8%,继续处于扩张区间,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4 个百分点;指向供给仍强于需求,但二者差距有所收敛。行业看,交通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行业供需较强,家具、石油煤炭等行业供供需偏弱。
2)出口订单回升,进口订单回落。出口端,3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0%;高频看,3 月韩国前20 日出口同比为4.5%(1-2月平均为5.4%),出口运价回落,指向随着“抢出口”支撑减弱,出口可能温和回落;进口端,3 月进口订单回落2 个百分点至47.5%,与出口订单走势背离,侧面验证需求仍偏弱。
3)价格指数回落,预计3 月PPI 跌幅仍大,库存指数走势分化。价格端,受近期原油、铁矿石等大宗价格波动影响,3 月原材料、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落1.0、0.6 个百分点,预计3 月PPI 跌幅仍大。库存端,3月PMI 原材料、产成品库存分别变动0.2、-0.3 个百分点,二者走势分化,产成品库存指数仍处于较高水平。
4)大企业景气回落,中小企业景气回升,就业压力仍大。3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变动-1.3、0.7、3.3 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景气反弹,小企 业PMI 为49.6%,创2024Q2 以来最高;3 月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回落0.4、0.2、4.2 个百分点,就业压力仍大。
5)服务业、建筑业均继续反弹。服务业方面,3 月服务业PMI 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3%,强于季节性(与2025 年春节日期相近的年份3 月服务业PMI 平均环比回升0 个百分点)。行业看,水上和航空运输、邮政、广播电视、金融服务等景气较高;餐饮、公共设施管理、文体娱乐等景气回落,主因春节效应消退等。建筑业方面,3 月建筑业PMI 回升0.7 个百分点至53.4%,主因节后气候转暖,各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等。
3、总体看,3 月PMI 延续回升,但弱于季节性,经济修复动能有待加强。为去除春节因素,可从一季度整体比较,1-3 月制造业PMI 平均为49.9%,较2024Q4 均值50.2%回落;1-3 月服务业PMI 平均为50.2%,也较2024Q4 均值50.7%回落。整体看,2025Q1 与2024Q4 相比,PMI边际小幅走弱,指向经济修复斜率有所放缓,可能与政策效果边际减退、“抢出口”支撑减弱等因素有关。
4、往后看,4 月属于政策落地期、经济基本面“决断期”。重点关注:
1)各部门各地针对两会精神的细化部署、可能的降准降息(短期降准概率大于降息);2)经济数据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地产销售与房价、关税扰动下的出口,也要关注水泥、沥青等基建实物工作量;3)中美关系,尤其是关税进展和可能的中美高层会晤。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超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变化、统计误差和口径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