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月PMI和高频数据的思考及未来经济展望:3月PMI升幅稍弱于季节性
3 月PMI 表现稍弱于季节性
3 月PMI 综合指数为50.5%,较1-2 月PMI 平均水平(49.7%)上行0.8 个百分点。
但季节性因素可能是3 月PMI 读数回升的主要原因,从历史可比年份看,3 月PMI平均较1-2 月均值回升1.0 个百分点。季节性调整后,3 月PMI 综合指数环比下滑0.2 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小型企业景气度回升明显,但大、中型企业的景气度均有一定回落。从分项指数来看,3 月需求表现略弱于季节性,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受关税扰动影响,进出口相关分项都有一定回落,但供给仍保持平稳。
实体相关高频指标表现分化
3 月上游工业行业表现较强,但中下游行业分化较大。3 月上游行业中,发电耗煤和粗钢产量均明显回升,同比分别较1-2 月回升4.0、1.8pct;中游工业行业分化明显,纺织行业开工率同比较1-2 月回升0.7 个百分点,PTA、半钢胎与全钢胎开工率均有所放缓,其同比增速分别较1-2 月回落1.6、1.9、12.5pct;对下游而言,基建相关高频指标有所回落,新房销售面积环比回落,地铁客流量有所下降,但道路拥堵程度明显上升。集装箱运价进一步下滑,但干散货运价大幅回升。
“抢出口”告一段落,3 月工业生产或稍有放缓3 月PMI 指数升幅弱于季节性,这可能与关税扰动下“抢出口”告一段落有关,季节性调整后,PMI 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差值达到了近两年来的高位。这也意味着3 月工业生产的环比增速或将稍有放缓。结合高频数据观察,我们认为3 月经济修复可能有两大支撑:第一,上游发电与钢铁生产的回升,以及部分中游工业行业高频指标的改善,或表明制造业投资仍将对总需求构成支撑;第二,道路拥堵程度的上升可能意味着居民私家车出行的增长,有望带动线下消费加快修复。
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力提速,内需有望“接力”外需展望未来,尽管在关税扰动、海外库存偏高以及2024 年高基数的影响下,出口可能面临下行压力。但随着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国内宏观环境有望持续改善,国内需求或加快修复,内需有望“接力”外需,带动经济进一步复苏。近期一系列提振消费的举措正在加速落地,有望对消费构成进一步支撑。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海外地缘政治事件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