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宽松的货币政策择何时?
核心观点
(1)利率互换对利率波动有一定的领先性,往往存在乐观超调向谨慎乐观修正的动态过程。
利率互换曲线的倒挂形态隐含降息预期,利率互换与资金利率的利差是市场常用的用来反映降息预期的指标,以2024 年历史数据来看,利率互换基本可提供较为有效的前瞻性指引。
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存在降准降息预期,但降准降息时点不明确时,市场对降息预期会经历从乐观向谨慎的调整过程,即在市场降息预期高涨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并未如期落地,反而在市场预期修正后,往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会出台,我们理解,这或是为了达到政策效应最大化。具体表现形式,降准降息前IRS 与FR007 利差倒挂幅度往往会呈现先下跌再回升态势。如2024 年1 月降准、2024 年2 月降息、2024 年7 月降息基本符合以上特点,但若面临外部事件扰动,走势或出现变化。
基于利率互换视角,年初市场预期全年降息或不低于60bp,但政策迟迟未能落地,市场对全年降息预期进行修正,目前降息预期已经修正41bp,降息预期空间在23bp 左右。
(2)把握央行的关切:择机降准降息的理解?
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多元化,我们理解,当前货币政策需要兼顾内外均衡,择机降准降息或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需要关注人民币汇率稳定性问题;二是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关注宽松货币政策对稳增长的有效性问题;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关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否引发资金空转问题。
(3)当前降准降息的外部条件如何?
根据我们对择机降准降息的理解,我们从人民币汇率稳定性、有效需求是否改善、资金空转是否缓解三个方面,分析当前降准降息的外部宏观环境。当前宏观图景呈现三大边际变化:其一,跨境资本流动压力显著缓释,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已实质性扭转;其二,内生动能修复态势确立,叠加积极财政政策进入落地加速期,总需求扩张通道逐步打开;其三,资金空转压力已获结构性纾解——货币市场层面,非银机构杠杆交易显著收敛,同业空转风险出清;信用传导层面,监管套利空间收窄驱动信贷资源加速流入实体经济。我们理解,制约货币宽松的核心矛盾趋于缓和,政策传导效能提升与流动性梗阻疏解形成共振,降准降息操作的宏观适配性显著增强。
(4)降准降息的空间和路径?
从互换曲线隐含的降息幅度和节奏,预计全年降息幅度或在25bp左右。从降息节奏来看,若美元走弱符合预期,或国内扩内需政策效果兑现,二季度至少降息10bp 的概率接近100%,至少降息15bp 的概 率为45.8%,结合外部环境来看,我们认为利率互换曲线隐含的降息幅度应是合理和实际的,尽管人民币汇率尚未回升至合意关口,但外部宏观环境对降准降息的约束趋于弱化,特别两会之后积极财政政策加速落地,叠加存量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有望推动有效需求持续改善,或进一步缓解人民币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掣肘,如情况较为相似的2023 年8 月、2023 年9 月亦实施了降准降息;三季度至少降息10bp的概率为21%,降息15bp 概率为79%;四季度至少降息5bp 的概率为97%,不降息概率为3%。
风险提示:
资金面超预期;央行操作超预期;利率互换定价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