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国债操作简评:关于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的分析

股票资讯 阅读:107 2025-01-13 12:19:39 评论:0

  事件:央行宣布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核心观点

      央行为了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公开市场国债操作分为两种,一是直接买断,二是借券择时卖出。直接买断相当于增加了债券需求,有压低长端利率的风险,可能给债市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而借券卖出则相当于直接增加了市场上国债的供给,择时意味着央行可以选择在利率下行压力较大时卖出,控制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将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合意区间。

      对于央行资产负债表来说,央行买入债券会直接反映在资产和负债两端,资产端表现为政府债权增加,负债端则表现为储备货币增加。而央行借入债券,如果没有卖出操作,则不会计入资产负债表。2024年8月后央行资产负债表对政府债权出现了罕见持续大幅增长,8-11月累计增加了1.14万亿。同期央行持续缩量续作MLF回笼资金,8-11月累计缩量1.03万亿。二者基本对冲,平衡了流动性。央行用国债操作对冲了MLF造成的缩表,好处在于提高了货币政策效率,国债买卖操作的灵活性远远高于MLF,有助于央行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

      2024年8月至12月,MLF到期未续作累计2.18万亿,其中1.0万亿由央行买入国债直接注入流动性对冲,剩余1.18万亿则由央行借券卖出对冲,同期央行借入债券总规模为2.7万亿,即央行剩余1.52万亿借入的债券还位于表外。2025年1月15日,MLF预期到期1万亿,属于年内最大规模,假设央行续作0.3万亿,那么会有0.7万亿流动性缺口,为了弥补这个缺口,央行至少会卖出0.7万亿债券对冲,债市可能短期回调,长债收益率上行。

      汇率方面,由于央行借入国债可以择时卖出,短期流动性可控,不会对汇率造成太大压力。

    风险提示:长债收益率超预期下行

机构: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 日期:2025-0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