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300433)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较快增长,零整协同+多轮驱动战略展望佳
蓝思科技(300433)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产业链垂直整合取得有效成果,在“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的多轮驱动战略指引下,新增长点多。我们认为公司经营展望佳,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营收较快增长,毛利率微降,主因组装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公司营收699.0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20.0%;扣非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46.3%毛利率15.9%,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净利率5.3%,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单四季度营收236.7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8.7%;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47.0%;毛利率13.7%,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净利率5.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公司2024年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垂直整合战略发挥成效,组装业务同比快速增长,并导入了更多自有外观件、结构件和功能模组。同时,公司降本增效效果显著,管理/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63/0.23/0.52个百分点。
各项主要业务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分业务看,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营收577.5亿元,同比增长28.6%,毛利率15.1%,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主要在整机组装业务导入了新品类和新项目,以组装业务为主的湘潭蓝思营收增幅达97.4%;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营收59.3亿元,同比增长18.7%,毛利率10.2%,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因中控模组、仪表面板、智能B柱与C柱、充电桩等较快增长;智能头显与穿戴类业务营收34.9亿元,同比增长12.4%,毛利率19.8%,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因公司的外观件、结构件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上实现应用;其他智能终端业务营收14.1亿元,同比增长754.2%,毛利率19.8%,同比提升8.3个百分点,主要因公司的整机开发、精密制造、自动化整机组装能力优势,在短期内为客户实现从构想到大规模量产。
纵向看,产业链垂直整合取得有效成果,公司竞争优势得到强化。消费电子方面,整机组装领域获得较大进展,带动湘潭蓝思的营收同比增长近翻倍;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同时配合客户开发或自研各类零部件和模组,持续导入自有零部件和模组,提升单机价值量;AI/AR眼镜方面,蓝思科技是Rokid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全链条覆盖,同时公司在智能眼镜核心组件,如光波导材料、微纳加工等关键技术路线取得突破,纳米微晶玻璃等技术能有效加强AI眼镜的效果。未来公司组装业务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带动公司玻璃、金属结构件与模组的自采率提升,全产业链进一步垂直整合可期。
横向看,“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的多轮驱动战略指引下,公司新增长点多。在智能眼镜领域,公司与全球AI眼镜企业Rokid达成战略合作,公司提供全链条零部件制造和整机组装服务;同时公司与Rokid战略协同从业务合作拓展至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股权层面,为AI眼镜的加速发展做好布局;在折叠屏领域,公司已掌握上下折、左右折、多折的UTG和CPI核心制造工艺,具备保护膜及贴合、铰链、钛铝合金中框及玻璃背板等组合贴装能力,已应用在国内重要安卓客户的量产机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已与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一站式垂直整合服务,公司组建专门团队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躯干、头部壳体及面罩等结构件、模组。2025年1月21日,蓝思科技成功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估值
因公司消费电子组装业务增长速度略超此前预期、但毛利率略低于预期,我们小幅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同时考虑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对公司的影响暂时较难评估。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46/63.32/70.81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01/1.27/1.42元,对应市盈率22.3/17.8/15.9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汇率波动的风险、管理融合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关税政策带动供应链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