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产能去化加速,周期企稳可期
投资要点
奶牛养殖具有周期性,本轮奶价下降已超3年。奶牛养殖周期一般是5-6年,由于生产的惯性和盲从性,原奶价格也呈周期性波动。2008年以来,国内原奶周期可划分为2008-2018年年中、2018年下半年-至今两轮。本轮周期中,国内主产区生鲜乳均价自2021年9月步入下行通道,至今已下降超40个月,奶价较阶段高点跌近30%。
扩群和单产提升导致原奶供应过剩。疫情带来的脉冲式需求过后,22年后我国奶类消费开始疲软下滑。但2019-2023年牧场建设热潮的产能仍在持续释放,2019年到2023年,我国奶牛存栏增加了177万头,增幅达37.6%,奶牛平均单产从7.8吨增长到9.4吨,牛奶产量从3201万吨增长到4197万吨,年均复合增速7%。
2023年行业开始产能调整,2025年进入加速阶段。2023年行业开始进入亏损周期,但在2024年上半年之前进行产能淘汰的主要是社会牧场,大型牧场产能减少在24年下半年才开始展现。全国奶牛存栏自24年3月开始下降,截至25年2月,奶牛存栏为611.4万头,累计减少约5.8%,距离我们测算的590万头左右的供需平衡点仍有差距。25年奶价进一步下降、三季度面临青储压力以及社会牧场困境加剧,25年上半年行业产能将继续去化,或有望于25年三季度达供需紧平衡。
投资建议:周期企稳可期,关注大型龙头牧场。奶牛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集中度均较高,且集团牧场具有天然优势。当前上市牧场主要有五家,均在港股:优然牧业(全球最大原料奶供应商,至少70%原奶供应给伊利)、现代牧业(蒙牛控股企业及原料供应商)、中国圣牧(国内规模最大的有机原料奶生产商,蒙牛控股公司)、澳亚集团(国内最大独立奶牛牧场运营商)、原生态牧业(中国十大牧场运营商之一,飞鹤控股)。
风险提示:发生疫情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