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601633) 年报点评:业绩实现高增,全球化智能化引领增长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4-09 22:27:14 评论:0

  长城汽车(601633)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16.73%,实现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80.76%,扣非归母净利润97.35亿元,同比+101.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83亿元,同比+56.49%;基本每股收益1.49元,同比+81.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20%,同比+5.88pct;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

  其中:Q4实现营业收入599.41亿元,同比+11.61%,实现归母净利润22.64亿元,同比+11.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32.52%。

  投资要点:

  出口及新能源车销售增长,公司收入利润创新高。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16.73%,其中国内/国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3.55/802.59亿元,分别同比+1.05%/+51.11%,国外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公司全年新车销量123.45万辆,同比+0.37%,其中内销/出口分别销售78.04/45.41万辆,分别同比-14.80/+44.61%,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生态出海”,海外销量再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80.76%,利润实现显著增长,创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锁定智能新能源赛道,聚焦产品力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全年新能源汽车实现收入643.34亿元,累计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公司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3.99%。

  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核心驱动力。

  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公司海外实现营业收入802.59亿元,同比+51.11%,占营业收入比重40%;海外销量45.41万辆,同比+44.61%,销量占比达37%,海外累计销量超180万辆,出口保持较好势头。公司销售网络已覆盖1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布局海外本地化生产,在泰国、巴西等地建立3个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KD工厂,2024年1月在马来西亚完成东盟地区首个CKD组装合作,9月进一步拓展与越南CKD合作,在非洲市场与塞内加尔签署KD工厂合作备忘录,加速新兴市场本地化战略落地;全球累计用户突超1500万,公司构建一流服务团队,为海外市场持续提升技术支持、配件供应、服务策划等全方位保障能力。公司持续优化全球业务布局,完成从整车出海到“生态出海”的升级跨越。

  各品牌协同发展,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利润提升。

  公司拥有哈弗、魏牌、坦克、长城皮卡、欧拉、长城灵魂等品牌,产品覆盖SUV、轿车、皮卡、MPV、摩托车等各大品类,各品牌协同发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坦克和魏牌销量走高,分别同比+42.57%、+56.60%,带动公司利润增长。1)皮卡领域,公司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2024年长城皮卡累计销售17.51万辆,长城炮是首个销量突破65万辆的中国高端皮卡品牌,依托高性能混动技术矩阵与超级越野平台架构持续巩固市场领军地位;2)SUV领域,公司哈弗品牌2024年全年累计销售70.71万辆,成为首个全球用户突破900万的中国专业SUV品牌,专注越野SUV市场的坦克品牌2024年全年累计销售23.22万辆,同比增长42.57%,率先进军全球市场,并布局“越野+新能源”技术,2024年10月发布全新四驱技术—泛越野超级电混架构Hi4-Z;3)新能源汽车方面,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推出的魏牌品牌2024年全年累计销售5.55万辆,同比增长56.60%,以高山+蓝山组成“大六/七座双旗舰”,持续夯实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形象,以女性需求为主导的欧拉品牌拥有好猫、好猫GT、芭蕾猫、闪电猫等多款车型,2024年全年累计销售6.36万辆;4)公司还于2024年开创了中国超豪华摩托车品牌——长城灵魂,推出全新摩托车产品并开启直营店销售,持续深化品类创新。

  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技术持续进阶。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643.34亿元,累计销售32.22万辆,同比增长25.65%,公司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3.99%。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推动混动领域、动力电池、电驱电控、氢能等核心技术的升级:1)混动领域:在城市SUV、泛越野、强越野三大级别布局Hi4、Hi4-Z、Hi4-T三款动力构型,依托三大技术分支持续推出新能源车型,丰富产品矩阵;2)动力电池领域:布局了三元、铁锂、钠电、固态等多种化学体系电池,涵盖了方形、短刀等多种电池形式,布局了高功率超充800V车型平台,实现5C超充,10分钟高效补能至80%电量;3)电控领域:深入布局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碳化硅,提高新能源汽车电能转换效率和系统功率密度,发布公司联合培育的RISC-V车规级MCU芯片—紫荆M100。4)氢能领域:未势能源积极推动新一代燃料电池产品开发及应用,形成金属堆及石墨堆两条平台产品线,国产氢燃料电池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

  重视研发投入,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04.46亿元,研发人员达2.3万人。在智能化方面,公司针对智能驾驶技术,基于SEE端到端智驾大模型和九州超算中心,推出新一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实现全场景NOA功能,并在魏牌的高山和蓝山上搭载该系统,从智驾安全、空间安全冗余设计以及混动技术可靠性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安全标准;针对智能座舱,硬件方面自研并量产了V4高算力座舱平台,软件系统推出第三代智慧空间系统Coffee OS3,通过AI赋能重构智能座舱体验,成为智能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累计OTA48次,提升了产品智能化水平。公司已建立端到端智驾大模型SEE、新一代AI数据智能体系和九州超算中心,在智能算法、数据和算力三大维度跻身前沿。未来公司将加速智能化战略,快速推进智驾产品全面普及,持续提升技术优势。

  成本控制良好,盈利能力提升。

  公司毛利率近年来呈现逐年提升,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9.51%,同比+1.36pct;2024年公司净利率为6.28%,同比+2.23pct;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0.86%,同比-1.2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87%、2.35%、4.59%、0.05%,分别同比-0.91、-0.38、-0.06、+0.12pct,除财务费用率因汇率波动导致略有升高外,其他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较好。得益于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全球化布局带来的海外销售增长,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预计2025年、2026年、2027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35亿元、164.91亿元、186.3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9元、1.93元、2.18元,对应PE分别为13.61倍、11.92倍、10.55倍。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智能新能源技术优势,借智能化优势巩固领先地位,同时加速生态化出海,差异化布局新能源产品,打造全球大单品,设定海外销售计划2030年超百万辆,未来随着海外市场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逐步发力,公司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足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地缘政治及贸易摩擦的风险;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