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系列(二):“增新质”与“挑大梁”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1-13 20:12:14 评论:0

  2025 年中国经济既有“增新质”的动力,也有“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压力。

      “增新质”的过程中不时传出积极的信号,但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阵痛的过程,难免会导致经济增速放缓。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大省发挥了“领头羊”作用,2024年大多经济大省已然步入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正反馈循环中。有了正反馈,距离“增新质”与“挑大梁”的双轨并行不再遥远。2025 年“增新质”的诉求会更强,不过各地“增新质”的方式也将更具特色化。

      当前“新质”的力量仍不敌传统产业。2024 年广义基建依旧强势、以及制造业传统领域的投资增势比“新质”领域更加明显,均说明“新质生产力”仍在探索途中,逆周期调节的重任仍是落在传统产业肩上。着眼当下,如何顺利渡过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甚是关键。

      “增新质”与“挑大梁”:经济大省已收获正反馈。从各省占全国GDP 的比重与科技创新水平的正相关性不难看出,“经济大省”在“挑大梁”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去缩短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这在2024 年变得更加明显——江苏、浙江、广东等大省已然步入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正反馈循环中。

      聚焦于四大增长极,科技创新是高速发展的最大底色。随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陆续落地,四大增长极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四大增长极的科研支出力度大,聚集了全国2/3 的高新技术企业。当然,科技创新的背后也有正反馈,比如这些地区的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年收入增速都跑赢了全国整体水平。

      对于其他省份而言,化债背景下,传统产业也不再是必选项。重点化债省份固投增速滞后于全国,说明债务驱动投资增长的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时。2025 年化债的政策基调不变,在传统产业(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涉及更多举债风险的情况下,其他省份也需要产业进一步焕新。相较之下,以自筹资金为导向的制造业更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首选”,这也是顺应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

      同时,对于高技术行业而言,潜在的关税冲击也并非完全是“逆风”。从2023年起,“新质”行业的出口增速就一直处于传统行业之上,我国一直在打造外贸新优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面对特朗普上任后带来的贸易风险,政策为高科技的“站台”会更加坚定。

      地方具体怎么“增新质”?不宜过快,要更“因地制宜”。考虑到传统产业兼具逆周期调节以及为新质生产力赋能的重要性,在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中,各省“增新质”不宜过快,比起“一拥而上”、更要“因地制宜”。当前产业政策正在从选择性向功能性发生转变,这从各省对产业政策的部署中便可以知微见著——科技较强省份在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等门槛更高的领域上“先行探路”;科技适中省份更多部署在比较传统的科技板块;科技稍弱省份的“新质”极具特色化,比如贵州的数字经济,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的能源转型。本周地方两会将密集召开,可以重点关注后续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产业政策的部署。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5-01-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