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洞察系列之二:水泥盈利延续改善,格局正逐步优化
水泥盈利:中枢或高于上年,受益内需政策加码。2024年9月以来长三角等地水泥大幅提价,叠加2024Q4煤炭成本同比降低,促使四季度水泥企业盈利显著改善。步入2025年,尽管一二月淡季价格回落,但受益煤价持续下行,2025Q1水泥盈利延续改善。同时,二三月长三角重新开启多轮水泥提价,3月全国散装P.O42.5水泥市场价环比增11元/吨,同比增32元/吨。从需求看,年初以来水泥处于弱复苏状态,1-2月全国产量同比降5.7%,其中基建需求好于房建。供给方面,在中央明确反内卷要求下,头部企业积极引领行业协同,2025Q1错峰生产天数增加、库存显著低于上年同期,为行业提价奠定基础。维持此前年度策略观点,预计2025年水泥盈利中枢高于2024年,因煤价下行释放一定利润,且水泥价格有望保持坚挺,意味着行业已阶段性走出盈利底部,而价格弹性需要观察行业错峰减产力度,重点观察华东市场。4月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预计国内内需政策有望加码,促进基建需求改善。
行业前景:去产能与提集中度,关注超产治理进展。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放缓,水泥需求下行成为共识。参考海外发展经验,2005-2009年美国水泥产量累计下滑36%,1996-2010年日本水泥产量累计下滑48%,2020-2024年我国水泥产量累计下滑23%,短期需求或承压。供给端,2024年国内熟料产能利用率53%,且需求下行将导致产能矛盾加大,利用率低意味着价格缺乏持续涨价或维持高位的能力。未来行业重返供需平衡,一是借助政策加速低端产能出清、提高产能利用率,二是行业加速整合并购、提高集中度。当前政策包括节能降碳、超产治理、碳交易等,后续跟踪产能出清进展。其中超产治理是2025年重点,企业面临“要不要补”与“怎么补”,产能出清程度取决于产量控制方式、超产比例、产能利用率、环保等级等。最乐观情形下测算行业有望淘汰5亿吨产能,当然实际情况将低于测算,因若不严格控制日产,产能利用率低的地区可能未出现超产等情况。目前已有部分存量项目开展置换。节能降碳方面,政策要求到2025年底建材行业能效在基准水平以下的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部分小产线或退出市场。碳交易方面,水泥2025年底将完成首次履约,政策影响相对温和,2027年配额总量逐步收紧后影响将更加明显。除了政策去产能,整合并购亦是行业趋势,2024年底以来冀东水泥陆续收购双鸭山水泥、恒威水泥。目前全国水泥市场集中度不高,TOP10熟料产能集中度仅55%。若未来行业加速整合并购、集中度明显提升,参考东北/新疆/西藏市场,水泥价格将重新恢复一定弹性。
投资视角:低估值与高分红,水泥防御价值凸显。水泥行业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股价核心驱动因素在于水泥价格,二者长期走势高度一致,其次在于政策与市场风格。后续内需政策有望加码,对水泥板块形成利好;同时低估值提供安全垫,截至2025/4/12,海螺水泥与华新水泥PB分别仅0.7与1.0倍。考虑海螺明显优于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充足在手现金(2024年末货币现金702亿元),华新水泥拥有盈利较好且加速布局的海外资产、骨料利润贡献已超三成且盈利接近底部,估值下行空间或有限。另一方面,近年企业分红意愿明显提升。海螺水泥提出2025-2027年每年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合计不低于归母净利润50%;塔牌、上峰亦给出未来三年分红指引与最低分红金额。
投资建议:第一,水泥行业基本来自内需,随着国内经济稳增长诉求提升,后续基建与地产支持政策有望加码;第二,中央明确反内卷要求下,头部企业积极引导行业加大协同,叠加煤炭成本下行,全年水泥盈利中枢有望高于2024年,业绩修复确定性较大;第三,水泥行业供给侧正逐步优化,2025年超产治理、节能降碳等政策将推动落后低端产能出清;第四,估值水平低,且近年水泥企业现金分红比例普通提升,股息率具备一定吸引力,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防御配置价值凸显。综上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华润建材科技、塔牌集团、上峰水泥、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等。
风险提示:1)需求端,政策出台、地产修复或基建表现低于预期的风险:若后续国内稳增长政策未及时出台,地产销售持续下滑,基建实物需求走弱,将导致水泥行业需求进一步承压。2)供给端,行业协同生产落实不到位,导致价格下行的风险:当前水泥价格维稳,主要依靠头部企业引领行业协同生产,若后续水泥企业过度追求销量与份额、破坏行业协同效应,将导致行业重新回归无序竞争、价格面临下行压力。3)供给端,水泥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整合并购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当前水泥超产治理、节能降碳正在推进,但实际落地中面临着监管困难等问题,行业收并购也面临着买卖双方定价分歧问题,可能导致行业产能出清或是收并购进展较慢。4)成本端,煤炭占水泥企业成本比重较大,若后续煤炭价格上涨,将制约水泥企业利润率修复。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