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类日报:进出口数据再度改善 中国经济仍有韧性
策略摘要
商品期货:贵金属逢低做多,其他整体中性;
股指期货:买入套保。
核心观点
市场分析
国内春节前存在政策和数据的“空窗期”。9月底以来,在国内财政和货币双管齐下的背景下,“政策底”的信号相对明朗,2025年政府信贷周期扩张的大基调得到确认。数据层面,12月的经济延续分化,中国12月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下降了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11月消费与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地产投资继续调整,并且高频的地产销售再度出现回落的迹象,而融资条件虽有改善迹象,但仍需持续关注其支持力度。整体而言,在春节前面临一定季节性压力,但趋势仍保持乐观,春节后可以关注工地复工进度,地方两会等信号。1月13日公布的2024年外贸数据亮眼,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彰显外贸增长韧性。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助力企业和金融机构拓宽跨境融资渠道。证监会亦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强调稳市场、深改革、提效能、强功能、育上市,全力支持经济回稳向好。
春节日历效应逐步显现。春假假期是国内主要工业品库存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春节假期前,下游工厂和施工项目将逐渐提前放假,节后复工,与此同时,上游成材生产端降幅较低,带来春节前后的库存周期性变化,春节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甚至能跨越前后两个月,该阶段的库存超季节性变动则对价格影响明显上升。
美元指数持续偏强。1月20日将迎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宣誓就职的时间,1月20日后,特朗普有望就关税、移民、放松传统能源监管推出系列行政命令。美国12月非农数据再超预期,且失业率较前值回落,美元指数持续偏强,预计在1月20日前后“特朗普交易”仍难迎来冷却期,对应的需要关注强美元对非美货币的冲击。
商品分板块来看。黑色板块对政策情绪最敏感,短期有所调整;有色也存在供应偏紧的支撑,工业品板块后续的核心在于国内实物工作量情况。能源方面,短期伊朗制裁预期对油价形成一定支撑,但整体供需展望仍维持宽松。
农产品中关注豆棕价差的变化;目前黄金的确定性较强,近期中国央行重启购金带来一定利好,后续重点等待美联储降息交易重启的可能。
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能源板块上行风险);全球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资产下行风险);美联储超预期收紧(风险资产下行风险);海外流动性风险冲击(风险资产下行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