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两因素提振出口 势头有望延续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 年1 月13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4年12 月,出口3356.3 亿美元,增长10.7%;进口2307.9 亿美元,增长1.0%。
我们认为两因素对出口形成提振。1)“抢出口”。从出口数据以及此前出口运价的特征评估,因担心特朗普上台后对华商品落地关税使得中国企业抢出口、美国企业抢进口对本期出口数据形成提振。预计该因素在关税落地前都将延续。2)内需淡季。2020-2021 年海外供给受阻推升了中国出口份额,但2022 年海外逐渐走出疫情后,中国出口份额仍然维持高位,除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外,也与国内需求偏弱有关。尽管924 以来国内出台了大量稳增长、促内需政策,但只要处在内需淡季,出口都有望超出预期。
出口来看,在“抢出口”效应和内需淡季的影响下,12 月出口增速较上月提高4 个百分点,录得10.7%,为2024 年内增速的次高值;出口绝对额录得年内最高值,达到3356.3 亿美元。第一,特朗普曾在11 月底宣称要对中国商品全面加征10%的进口关税,因担心特朗普上台后对华商品落地关税使得中国企业抢出口、美国企业抢进口对本期出口数据形成提振。第二,当前处于内需淡季,2020-2021 年海外供给受阻推升了中国出口份额,但2022 年海外逐渐走出疫情后,中国出口份额仍然维持高位,除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外,也与国内需求偏弱有关。尽管924 以来国内出台了大量稳增长、促内需政策,但只要处在内需淡季,出口都有望超出预期。
第三,12 月全球制造业PMI49.5、为2024 年下半年以来新高,美国12 月制造业PMI 较上月明显回升,东南亚等国PMI 继续维持在扩张区间,海外制造业回暖叠加节日采购旺季提振中国出口增速。量价贡献拆分来看,一是量的贡献较上月提高,高频数据显示,12 月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录得11%,11 月同比为9%,国内制造业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也由48.1 升至48.3;二是价的贡献出现改善,其中12 月的义乌中国商品指数录得101.16,较上月有所提高。
进口来看,制造业生产景气度下降但仍好于去年同期、国内节假日消费需求推动12 月进口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录得1.0%。受益于9 月以来的一揽子稳增长政策,12 月国内制造业PMI 环比下降、但仍好于2023 年。高技术产品进口需求较为旺盛,12 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速8.6%,大幅高于前值-0.7%,也对应12 月我国半导体进口增速回升。此外,国内节假日消费需求带动消费品进口增速明显上升,海关总署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由于临近元旦、春节,12 月我国进口消费品1678.2 亿元,创近21 个月新高”。
出口目的地:与11 月相比,12 月我国对不同地区的出口增速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对美国、欧盟、东盟、中国台湾、印尼等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明显上升,增幅扩大。对英国、韩国、俄罗斯、新西兰等地区的出口 增速由负转正。其中,对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的出口增速涨幅最大。对巴西、南非的出口在正增长区间内回落,对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的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其中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增速跌幅最大。
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商品中绝大部分出口金额保持增长态势。除箱包及类似容器、手机的出口增速跌幅有所扩大,玩具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外,其余类型商品的出口金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进一步上行,纺织及制品增速涨幅最大,家具及其零件增速由负转正。重点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与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明显回落,但继续维持在正增长区间;其他各类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均明显回升,汽车、灯具照明装置产品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的出口增速继续维持高增长且增幅进一步扩大。
进口:12 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录得1.0%。分重点商品来看,铁矿砂、钢材的进口增速降幅明显收窄,或与12 月建筑业回暖有关,其中建筑业PMI 明显提高。12 月气温再度下降,柴油需求下滑,叠加年底成品油进口配额限制,主营炼厂开工率下滑,原油进口需求出现回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持两重、两新经济背景下,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高位区间,以未锻造的铜及铜材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类需求较高。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继续维持高增长,目前正处全球半导体上行周期,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不断增加,推动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
结论:
12 月出口增速在11 月基础上提高4.0 个百分点,“抢出口”效应与国内需求淡季带动本月增速超预期。出口目的地方面,对美国、东盟、欧盟的出口贡献最大。商品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出现改善,同时以机电、高技术产品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产品继续引领出口,出口绝对额续创新高。12 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制造业生产景气度好于去年同期、国内节假日消费需求均对进口增速形成提振。
展望1 月,即使存在高基数的扰动,出口增速或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特朗普将于1 月20 日宣誓就职,在众议院优势并不明显、新内阁成员仍待陆续到位的背景下,预计特朗普百日新政中对华贸易政策或是一大重点。
在关税正式落地之前国内的“抢出口”行为将一直持续。同时,1 月份国内生产开工率季节性回落,国内工业品需求淡季也将继续推动出口表现。
1 月份以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仍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继续验证“抢出口”特征。进口方面,国内消费需求对进口增速的提振是12 月进口数据的一大亮点,预计这一效应在1 月中上旬仍将持续;但考虑到受春节假期对国内生产活动的影响,进口增速整体或继续处于低位。
风险提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