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金融行业研究: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高增,持续关注Q1业绩超预期标的
证券板块
东方证券、东北证券发布2025Q1业绩盈喜预告。东方证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3.8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3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49.04%和62.08%,主要原因是证券自营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东北证券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4%;实现归母净利润2.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9.84%,主要是公司投资业务和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多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在市场交投延续活跃以及低基数效应影响下,券商25Q1经纪、自营业务向好驱动业绩表现同比大幅提升。券商和多元板块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四川双马:科技赛道占优+退出渠道改善,业绩弹性可期。公司管理基金的已投项目——奕斯伟(半导体材料,2024/12/24状态更新为已问询)、邦德激光(高端装备,2024/1/3进行上市辅导备案)、屹唐半导体(2025/3/13证监会批复注册)、群核科技(“杭州六小龙”之一,2025/2/14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丽豪半导体(公司称拟最快2025年下半年赴港IPO,集资10亿元(约10.8亿港元))等有望在2025年实现上市;公司参投基金的已投项目——傅利叶项目(机器人行业)已完成新一轮融资,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已成功上市的项目包括华大智造、文远知行、小鹏汽车、小马智行等,近期股价表现优秀,将显著增厚今年利润。(2)券商25Q1基本面预计将在低基数下实现反转,建议关注Q1业绩超预期的券商。(3)券商并购预期增强,建议关注券商并购潜在标的机会。(4)消费贷款需求受益于政策有望回暖,建议关注互联网互金平台。
保险板块
中国人保与中国财险一季度利润高增。公司公告显示,中国人保预计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0%至50%,中国财险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0%到100%,主要受益于承保利润增幅较大,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较大。
完善个人营销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发展。4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核心内容如下:一是深化个人营销体制改革。①提升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健全完善招募选任、岗位培训、行为管控、激励约束等制度体系。②引导保险销售人员职业化发展。③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销售人员管理体制,支持公司员工依法自愿转换为保险销售顾问。④优化佣金激励分配机制,建立以业务品质、服务质量为导向的佣金激励设计和递延发放机制,对于缴费期5年(含)至10年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3年,对于缴费期10年及以上的保单,佣金发放时间不得少于5年,引导保险销售人员长期留存。二是强化管理和监督力度。①全面强化渠道管理。要求深化执行“报行合一”,加强费用预算管控,做到精算假设费用、预算费用和考核费用相统一;建立保险销售人员违法违规导致经济损失的佣金薪酬追索扣回机制。②统一监管要求,确保对各渠道保险销售人员的监管要求一致。三是夯实行业发展基础。①支持中保协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分类和保险销售人员分级标准,实现保险销售人员分级、产品分类、差异授权。②规范销售人员在市场主体间的合理有序流动。③推动支持为保险销售人员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参加社会保险、办理居住证等。
投资建议:建议保险股关注3条主线:①首推众安在线,保险基本面改善明显(承保盈利预期两位数增长)叠加科技、银行有望在25年盈利,利润预计可实现高弹性增长(24年净利润6亿,25年有望达9亿),目前估值处于低位。②财险属于高股息防御型板块,在承保投资双改善情况下,Q1利润高增长,且25年承保业绩预计改善,建议逢低配置。③寿险关注新华保险(高β)、中国太平(分红险占比高,新保业务质地好)。
风险提示
1)权益市场波动;2)长端利率大幅下行;3)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