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斯特(300580) 系列点评三:业绩稳健增长 机器人丝杠量产工艺持续完善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21 20:45:18 评论:0

  贝斯特(300580)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4年度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9.58%;扣非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8.11%;2)2024Q4营收3.15亿元,同比-6.43%,环比-8.74%;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19.37%,环比-21.16%;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25.53%,环比-27.42%;3)2025Q1营收3.50亿元,同比+1.89%,环比+11.06%;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0.23%,环比+8.55%;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1.87%,环比+21.22%。

  2024年业绩稳步增长25Q1营收&盈利加速向上。1)收入端:受益于我国持续向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以及行业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大趋势,公司充分把握发展机遇,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度实现营收13.57亿元,同比+1.03%,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其他零部件/智能装备及工装/其他收入营收分别同比+4.11%/-37.77%/-38.19%/+33.84%,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稳步增长。2024Q4营收3.15亿元,同比-6.43%,环比-8.74%;2025Q1营收3.50亿元,同比+1.89%,环比+11.06%;2)利润端:公司强化开源节流,归母净利加速向上。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9.58%,同比实现稳步增长;2024Q4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19.37%,环比-21.16%,同比增长迅猛;2025Q1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0.23%,环比+8.55%,同比实现稳步增长。2024Q4公司毛利率为33.96%,同比+0.40pct,环比-1.19pct;2025Q1毛利率为34.19%,同比-1.27pct,环比+0.23pct,毛利水平维持相对稳定;3)费用端: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内部管理,降本增效成果显著。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20%/5.50%/8.86%/-1.72%,同比分别+0.10/-0.46/-2.74/-3.16pct,环比分别-0.45/-2.96/+4.79/-1.34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7%/9.24%/5.18%/-0.25%,同比分别-0.07/+0.31/+1.57/+0.08pct。

  开源节流优化工艺推动第一梯次产业降本增效与综合竞争力跃升。原有涡轮增压器核心零部件、各类精密零部件以及智能装备及工装作为公司第一梯次产业,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压舱石,以及保障公司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公司不断开源节流、提高市场份额,一方面维护老客户原业务,另一方面拓展老客户新业务,同时不断开发新客户,凭借公司品牌、研发优势、品质优势等,提高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荣获康明斯中国区颁发的“战略合作贡献奖”与“最佳供应商奖”。此外,公司借助PDCA四级循环管理模式,紧密围绕重点指标,着力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巩固了原有竞争优势,更有效激发了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

  安徽贝斯特竣工开业强势夯实第二梯次产业布局。2022年6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安徽贝斯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布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结构件、高附加值精密零部件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2024年5月,安徽贝斯特圆满竣工、顺利开业。目前,安徽贝斯特产能持续加速爬坡,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客户,正在进行客户的验厂认证,不断夯实公司第二梯次产业布局。此外,公司将还持续引进新能源汽车领域优秀技术、生产以及营销人才队伍,开展相关领域核心部件的研究、开发和制造工作,为公司第二梯次产业的发展蓄势赋能。

  全速推进直线运动部件业务夯实第三梯次产业全面开花结果。2022年1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无锡宇华精机有限公司”,全面布局杠高精度滚珠/滚柱丝杠副、高精度滚动导轨副等部件。宇华精机在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稳步推进:1)工业母机方面,宇华精机通过技术攻坚,自主研发首创“高精度双端面中心孔专用磨床”,并成功自研“滚珠丝杠副寿命测试机”。宇华精机生产的滚珠丝杠副精度达到了行业最高的C0级,直线导轨副精度达到了UP级。宇华精机生产的高精度滚动丝杠副和直线导轨副产品已经取得国内知名机床厂商的成功验证和广泛应用,2024年已顺利达成小批量订单的滚动交付;2)新能源汽车方面,EMB制动系统滚珠丝杠副完成首次客户交样;3)人形机器人方面,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不断优化,批量化生产工艺布局不断完善,关键工艺所需国产化设备合作开发有序推进,以持续打造高效的核心制造能力,已为2025年批量供货做好了技术和设备储备。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精密加工领域,基于工装夹具生产的多年积累切入新能源零部件、工业母机等赛道,打造二、三成长曲线。预计2025-2027年营收19.29/24.03/28.60亿元,归母净利润3.98/5.15/6.37亿元,EPS为0.80/1.03/1.27元,对应2025年4月21日26.40元收盘价,PE分别33/25/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混动车型和商用车销量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工厂建设不及预期;工业母机、机器人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