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金融数据点评:关注金融数据改善持续性

股票资讯 阅读:106 2025-01-15 11:35:00 评论:0

  数据:12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2.86 万亿元,同比多增9249 亿元;1-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 万亿元,同比少增3.32 万亿元。12 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8.0%,前值7.8%。12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00 亿元,同比少增1800 亿元;1-12 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1 万亿元,同比少增4.7 万亿元。M1 同比-1.4%,前值-3.7%;M2 同比7.3%,前值7.1%。

      要点:2024 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从年初的9.5%降至10-11 月的阶段性低点7.8%,12 月小幅回升至8%。存款端看,广义货币M2 同比增速和M1 同比增速分别走出“浅V”和“深V”,阶段性低点出现在三季度,12 月M1、M2 同比分别回升至-1.4%和7.3%,表征存款定期化的(M2-M1)/M1演绎“倒V 型”走势,9 月触及3.93 的高点,12 月回落至3.67。四季度地方政府化债、财政收支边际改善、楼市成交回升是金融数据改善的重要驱动。

      不过拆分细项看,更多新增融资需求来自政府,居民企业代表的私人部门加杠杆动力似乎并不充足,社会总体融资需求有待进一步释放。

      第一,存款端看,M1 同比、M2 同比继续回升,M2/M1 剪刀差继续小幅回落,财政边际加力+化债推进+楼市/资本市场阶段性回暖可能都有助力,非金融企业和非银存款表现更优。

      第二,融资端看,政府债偏强,居民企业贷款相对较弱的格局贯穿全年,且政府债对需求的托举作用有待提高。首先,2024 年全年社融口径政府债净融资11.3 万亿元,其中用于化债的资金可能超过3 万亿,则用于新项目建设的资金可能仅为8.3 万亿元,这一额度相对于2023 年并没有明显提高。

      实际上,今年前11 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口径的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8%,低于2023 年同期的4.9%,财政支出强度有待提高。

      其次,居民中长贷边际走强、短贷偏弱,体现居民主动借贷需求仍待回温。

      最后,企业贷款仍然同比少增、中长期贷款尤其较弱,化债偿还贷款+债市利率下滑承接部分信贷融资需求,但也要看到企业整体融资扩张动力不强。

      总体看,12 月金融数据特征与11 月较为一致,化债和地产带来的边际改善较为明显。我们认为2025 年国内需求与物价回升仍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关切,也是金融数据改善持续的关键。这需要自下而上的供给侧改革、产业出清和更加广泛的需求侧刺激、加速去库。

      对于需求侧:除了消费补贴等短期举措,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提振有效需求更好的切入点,这也是市场对2025 年宏观政策的关注点;对于供给侧:除了一些行业的并购重组,市场更加广泛、自发的出清可能是更加高效的优化供给手段。

      2025 年或需要国内货币、财政、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降低实际利率;但我们理解更重要的或许是释放市场的力量,提高后续资源配置效率,有助于长期降低宏观杠杆率,减轻债务压力。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由于数据可得性和更新频率问题,实际利率测算或有一定误差和时滞;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仝垚炜/蒋飞 日期:2025-01-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