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资本市场聚焦(一)-从蚂蚁要约收购耀才证券,看金融科技并购券商的国际化布局
投资要点:
事件:蚂蚁控股全资子公司上海云进通过旗下公司于4月25日向香港耀才证券金融(1428.HK)发起要约收购,拟以3.28港元/股(较停牌前溢价17.6%)收购大股东叶茂林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全部股权,占发行股份约50.55%,总对价28.14亿港元。
交易分析:拟要约收购50.55%股权,交易PE为9.96x,合计对价28.14亿港元,已支付10%定金。1)要约人为Wealthiness and Prosperity Holding Limited(WPHL),其全资股东为Innovatech Empowerment Company Limited(IECL),而IECL为上海云进的间接全资子公司,后者又为蚂蚁控股全资拥有,且上海云进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蚂蚁财富;2)卖方为新长明控股及其全资股东叶茂林先生,而叶茂林先生为耀才证券现任主席,因此卖方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耀才证券8.58亿股(股份占比50.55%);3)要约价为3.28港元/股较停牌前溢价17.6%,对应最新披露的2024Q3末的交易PB为4.65x,2023/24年度PE为9.96x,PB估值较4月29日收盘后老虎证券(2.35x)和富途控股(3.55x)相比有一定溢价,但与其PE估值相比(上述两家分别为25.4x和18.3x)则显著低估;4)本次要约拟收购叶茂林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全部持股8.58亿股,完成后蚂蚁间接控股耀才证券50.55%股权为控股股东及实控人;5)本次交易合计对价为28.14亿港元,已支付10%定金,后续补充定金为5%,公告披露总对价为买卖双方公平磋商后厘定,但仍需注意的是,截至4月29日收盘,耀才证券复牌后已累计上涨139%至7.3港元/股,较要约价溢价123%,后续交易节奏仍需密切关注;6)或重新调整股息分配,将在提供短期股东回报和最大化长期股东价值之间取得平衡,将更多资金重新投入业务也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管控。
耀才证券:香港金融牌照优势显著,距富途控股仍有一定差距。1)业务资质上来看,耀才证券拥有香港1、2、3、4、5、7、9号牌照,覆盖港股、美股、沪深港通、孖展融资及期货业务,与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的牌照相比并无较大差异,可满足蚂蚁集团在港开展全业务的战略需求;2)客户资源上来看,耀才证券截至2024年末的客户总数达57.9万个,呈现稳步抬升态势,但与富途控股和老虎证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两者2024年末客户数分别为241万户和245万户;客户资产规模也弱于互联网券商同业,2024年中报(截至9月30日的前6个月)显示户均资产为10.42万港元,为富途控股约1/3(2024年报披露为30.82万港元),反映在高净值客户吸引上仍有进步空间;3)业务结构上来看,核心业务仍以经纪和孖展为主,2024中报(截至9月30日的前6个月)显示占比约为85.1%,但公司于2003年取消最低佣金制度开始,即率先将佣金由千分之二五大幅调降至万五,推动市占率提升。据捷利金融云月报数据,2025年3月耀才证券月成交额排名17,市占率为0.82%,优于老虎证券的第40名和0.22%市占率水平,但较富途控股第4名和3.85%市占率仍有差距。
业务协同:客户、产品、牌照与科技的深度融合。1)客户资源和产品矩阵对接:蚂蚁财富平台连接的150余家资管机构及丰富的理财产品线可与耀才证券的股票交易、资产管理、衍生品业务形成互补,叠加蚂蚁集团逾十亿体量的用户基础,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并逐步构建客户资源深度挖掘、产品矩阵丰富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2)补齐香港金融牌照,完善国际化布局:虽然蚂蚁集团早先通过持股云锋金融参与证券市场业务,但业务资质有限且未实现有效的规模扩张,此次对耀才证券的收购,有望借力香港本土券商优势和金融牌照资源,快速建立面向全球市场的证券服务能力,完善跨境金融服务网络布局;3)金融科技深度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作为互联网巨头旗下的蚂蚁集团,优异的金融科技能力可显著提升耀才证券的数字化水平,在客户获取、服务、体验等方面提升满意度并通过线上化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粘性和ARPU值,最终实现“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的双轮驱动。
格局展望:或加速香港券商行业分化,金融科技竞争格局进一步强化。此次战略布局标志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科技赋能的新阶段,行业分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在香港市场超500家经纪商的背景下,缺乏技术支撑的中小型传统券商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既难以匹敌互联网券商的佣金优势,又在差异化服务上难以做出特色;另一方面,市场格局将加速向“科技+金融”双轨制演进,其中传统巨头(如汇丰、中银香港)依托综合金融服务固守机构客户,而科技券商(蚂蚁+耀才证券、腾讯+富途证券、小米+老虎证券)则通过“低佣金+智能投顾+极致体验”争夺零售市场。长远来看,香港证券市场或将进入科技赋能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持续创新、完善的产品体系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也为内地资本市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前期严监严管的背景下,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细则将成为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的有效性和方向性不改,建议把握并购重组、高“含财率”和ROE提升三条逻辑主线,个股建议关注资本实力雄厚且业务经营稳健的大型券商配置机遇。
风险提示: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影响股票交投活跃度,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拖累市场景气度,宏观环境下行影响市场基本面,政策落地力度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