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仪股份(603100) 利润短暂承压,不改自主可控加速大潮
川仪股份(603100)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92亿元,yoy+2.44%;归母净利润7.76亿元,yoy+4.60%;扣非归母净利润6.43亿元,yoy-0.39%;销售毛利率为33.09%,yoy-1.11pct,主要是产品结构变化及部分原材料价格变动所致;销售净利率为10.28%,yoy+0.21pct。
①分业务来看:工业自动化仪表及装置实现营收67.50亿元,yoy+2.30%,占比88.91%,主要是主力产品市场开拓见效,细分市场业绩有所增长;复合材料实现营收6.40亿元,yoy+9.26%,占比8.43%,主要是由于贵金属业务收入规模增长所致;电子器件实现营收1.48亿元,yoy-5.65%,占比1.94%,主要是受宝石元器件出口收入减少影响;进出口业务实现营收0.15亿元,yoy-51.30%,占比0.20%,主要系出口订单受国际形势影响出现明显下滑所致;其他业务0.40亿元,yoy-0.96%,占比1.37%。
②分地区来看:内销营收74.32亿元,yoy+3.02%,占比87.89%;外销营收1.60亿元,yoy-18.78%,占比1.22%。
2025Q1,公司营业收入为14.48亿元,同比-7.63%,环比-26.50%;归母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23.46%,环比-48.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26.16%,环比-44.18%。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公司联营企业(横河川仪)下游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利润大幅下降,致使公司投资收益减少。
2024年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降本增效成效初显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75.92亿元,yoy+2.44%;归母净利润7.76亿元,yoy+4.60%。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公司期间费用率降低1.59pct至23.93%。其中,销售费用率11.99%,同比-1.11pct,主要系公司加强了销售费用预算控制所致;管理费用率5.26%,同比-0.35pct;研发费用率7.05%,同比-0.03pct,基本保持稳定;财务费用率-0.37%,同比-0.12pct,主要系降低贷款额度减少利息支出,同时暂时闲置资金利息收入增加所致。随着公司继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施行降本增效策略,公司费用率或仍有进一步压降空间。
下游行业景气度较为平淡,静待筑底回升
2024年,工业自动化仪表下游行业景气度整体较为平淡,以石油化工行业为例,受需求疲软叠加新增产能持续压低化工行业利润空间的双重影响,行业资本开支出现小幅下降。2024年“三桶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资本开支合计5652.16亿元,yoy-1.68%(其中更具流程自动化行业代表性的中国石化2024年资本开支1392亿元,yoy-18.83%)。川仪股份仍然实现了营收盈利双增长,体现了公司较强的业绩韧性。2025年,公司下游硅材料、锂电、核电和氢能源等新兴行业或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煤化工板块有望陆续贡献业绩增量,川仪股份业绩水平有望继续彰显韧性。公司年报经营计划预计2025年实现营收80亿元,较2024年营收增加5.37%。
国际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仍在上升,工业自动化仪表自主可控势在必行
工业仪器仪表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支撑,其国产化势在必行。以史为鉴,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美、日对俄出口工业自动化装置货值锐减,2024年仅为23.22万美元,较2021年锐减99.70%,不断为我国加速推进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自主可控水平敲响警钟。目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仍在增加,为国内工业自动化仪表自主可控加速带来有利窗口期。
国机集团拟入主川仪股份,有望助力客户开拓、研发协同和专业化决策
2025年1月15日,川仪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暨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直接控股股东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川仪股份19.25%股份转让给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或其新设全资企业,转让价格为24.206元/股,并在12个月内进一步转让不低于10%的股份,连同本次交易不超过30%。①全部转让完成后,川仪股份将成为国机集团下属企业,有望在央企平台上发挥资质和渠道优势,进一步拓展客户范围;②国机集团深耕制造业领域,下属各级子公司(如专门从事仪器仪表相关研究的重庆材料研究院)将与川仪股份形成集团内协同,深化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等方向的合作,加快仪器仪表领域国产替代进程;③凭借国机集团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深厚积累和较高的自主决策权,未来川仪股份业务决策链条有望缩短、决策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考虑到下游流程自动化行业资本开支短期承压,我们保守预计2025~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05/85.82/94.29亿元,yoy+5.4%/7.2%/9.9%,分别实现净利润7.42/8.17/9.41亿元,yoy-4.6%/+10.2%/15.2%,对应PE分别为14.9/13.5/11.8X。
投资评级:公司兼具低估值+确定性属性,国产替代空间大,自主可控逻辑强,属于稀缺性品种。考虑到公司未来有较大成长空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流程自动化行业资本开支;智能仪器仪表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格局恶化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