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行业中期投资策略:“好房子”形成品质代差,拓宽房地产增量需求
核心观点
1.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本轮周期量价下行时间更长: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正式进入去库存周期。比较三轮地产下行周期,本轮周期住房和库存规模都更大,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宽松力度已经非常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已和前两轮周期相当,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也相对更大。本轮周期销售量价数据连续下降月份均已超30个月,高于前两轮宽松周期,整体规模收缩明显。因此我们认为,本轮房地产周期量价表现压力较大,去库存是实现市场止跌回稳的必要选择。
2.“好房子”形成品质代差,政策引导改善型需求释放:我国的住房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2024年12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别是好房子供给;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25年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新规范为强制执行规范,在层高、隔声、通讯、供暖、电梯、配套等多方面加强了住宅建设要求,预计未来新建住宅品质将持续提升。
3.从有到优,拓宽房地产增量需求:从七普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我国居民户均住房间数3.18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76平米,人均住房间数1.07间;相较于六普2010年时候的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住房房龄看,中国居民住房房龄集中在1990-2014年。按户数比例看,2000-2009年、2010-2014年、1990-1999年分别占比为30.34%、21.46%、20.55%。房龄老龄化后,也会带来持续的置换和更新需求。
4.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定调主要由于当前供求关系逆转、销售数据下滑导致商品房供过于求,库存去化周期拉长。预计后续将有更多积极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出台,同时叠加“好房子”系列新政,将能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改善型需求,助力行业稳健发展。推荐标的:(1)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善于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建发股份、滨江集团、建发国际集团;(2)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同时受益于地产复苏和消费促进政策:华润置地、新城控股、龙湖集团;(3)二手房交易规模和渗透率持续提升,房地产后服务市场前景广阔:贝壳-W、我爱我家。
5.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资金到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