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专题研究:中美剑拔弩张,关税如何影响中国医药
4月10日,美国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10%“基准关税”和对重点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对中国征加125%,其他国家豁免90天,中国也对美实行相应税率。虽然目前大部分药品在豁免清单里,但美国正在启动对药品和半导体的调查,可能未来对药品执行单独税率。但美国70%原料药来自中国,未来2年内药品供应链回流无法做到,暂时无法取消关税豁免。医疗器械不在豁免清单里,此次加征后低值耗材达到170-245%,医疗设备达到170%。
中国对美国出口额190.47亿美元,占比18%排名第一,但中国对美依赖度并不高,中国对“一带一路”和欧盟市场出口额更大。
分产品看,1.如果药品实施关税,1)原料药下游如果是欧美仿制药客户财务不佳,难以承担关税,大概率将由中国原料药企业承担;下游印度仿制药客户尚有利润空间,可能共同承担;原研客户可能共同承担。这也取决于品种本身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目前的成本及利润空间、双方的议价能力及合作深度和关税政策的持续时间;2)化学制剂利润率不高,且面临印度制剂竞争。
2.医疗器械今年年初时加了20-50%关税,大部分公司都有几个月至1年的库存,当年销售不受影响。但长期看,1)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保健康复用品等低值耗材将被挤压不多的利润空间,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13.9%,且在2025年初有额外25-50%的关税,未来小企业将转向其他市场,头部上市公司在近两年开始在海外自建工厂或者收购公司。2)高端产品利润率较高,未来出口重点将转移到其他国家,并在海外设厂。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跨国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都宣布了将在美投资新建和扩大产能的计划,就目前公开资料统计未来5年在美投资已超1500亿美元。因此,美国征加关税长期将促进美国医药制造业回流,并对中国医药行业将带来深远影响。
投资建议:如果药品取消豁免,创新药出海形式多为出售海外权益且利润率高、竞争格局良好,值得关注;医疗器械中高端产品美国出口额小增速高,且海外的毛利率高能够覆盖关税影响,特别在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后,国产化率低的子行业有望快速实现国产替代;而内需为主、几乎不受影响的行业有医药流通、线下药店、医院、血液制品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