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看好全球资产再平衡背景下创新药的投资机会(附KRAS G12C突变NSCLC研究)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5-12 09:33:56 评论:0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梳理了KRAS G12C突变NSCLC的流行病学、治疗方式等,重点关注KRAS G12C抑制剂一线治疗的探索。

  KRAS G12C抑制剂向NSCLC一线治疗推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10%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KRAS突变。其中,近30%携带KRAS G12C突变亚型,因此预计中国KRAS G12C突变NSCLC年新发病例约3-4万例。根据治疗指南,PD1±化疗是目前KRAS G12C突变NSCLC一线标准疗法,KRAS G12C靶向药用于后线治疗。截止目前,全球已有4款KRAS G12C靶向药获批上市,适应症主要为二线治疗KRAS G12C突变NSCLC。针对一线治疗KRAS G12C突变的NSCLC患者,探索方向为KRAS G12C抑制剂联合其他疗法,包括PD1单抗、化疗、EGFR单抗、其他小分子抑制剂。益方生物、信达生物、加科思、Amgen、BMS的KARS G12C抑制剂分别联合FAKi、EGFR单抗、SHP2i、化疗、PD-1单抗进行了早期临床研究。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上涨1.01%,跑输沪深300指数1.00pct。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药用包装和设备、医疗耗材、医疗设备表现相对较好,药店、创新药、医院及体检则表现居后。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增量影响,尤其是阶段性布局AI医疗及创新药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在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的背景下,叠加4-6月的AACR、ASCO等会议集中发布数据,创新药biotech的催化剂事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考虑到创新药biotech的IPO集中在2019-2021年,目前正处于其核心管线已充分验证、但第二梯队管线正在/即将读出概念验证(IPO时处于临床前或IND阶段,3-4年后出POC数据)的窗口期。我们认为国内企业的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推荐关注信达生物(1801.HK)、百利天恒(688506)、诺诚健华(688428)、益方生物(688382)、华领医药(2552.HK)、加科思(1167.HK)。

  原料药——①2025-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3900亿美元,相较2019-2024年总额增长124%,同时,未来5年全球销售TOP15的小分子药物中有过半药物专利将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358.30万吨,同比增长4.6%,Q1受23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下降7.0%,Q2/Q3/Q4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2.8%/14.9%/1.3%;2024年,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34.00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量为37.50万吨,同比快速增长11.1%,其中Q1/Q2/Q3/Q4分别同比增长7.21%/22.18%/4.76%/11.18%,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

  G12C突

  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建议关注:1)持续向制剂、CDMO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普洛药业(000739)、奥翔药业(603229)等;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等;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或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如国邦医药(605507)等。

  CXO——资金面:1)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2025年3月议息会中FOMC声明较预期更加鸽派,点阵图显示预测2025年降息2次共50bp、26年预测降息2次共50bp、27年降息1次,流动性有望逐步宽裕。2)在持续缩量以及赚钱效应减弱的市场环境下,具备市场定价权的资金的风险偏好及配置思路发生变换,从此前机器人、AI等热门概念板块切换到医药等低估值板块。基本面:1)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创新药大涨,有望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根据动脉网数据,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为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已逐步企稳回暖;此外,国内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二级市场的好转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回暖。2)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从而带动CXO需求和业绩的改善。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医保丙类目录、商业保险以及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细则等政策的出台。

  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受益的国内临床CRO,如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海外业务持续复苏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皓元医药(68813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等。

  仿制药——制剂政策变化迎行业发展良机,集采、MAH制剂及四同等政策的深化落地将实现行业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和强者恒强的产业趋势有望持续强化。1)集采政策竞争温和有序将推动A证企业,加速转向多品种高人效的经营模式;2)四同及后续政策推出将抑制A证企业的品牌溢价和B证企业的差异化策略;3)MAH制度的收紧将打压B证企业的生存空间。公司层面推荐在研管线丰富多批文高人效或仿创结合的头部制剂企业,推荐标的:科伦药业(002422)、亿帆医药(002019)、福元医药(601089)和京新药业(002020)。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 周豫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