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点评: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积极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投资要点:
人形机器人作为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其后续应用场景想象空间极大,国内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2024年以来各地产业基金加速落地,市场参与主体从初创型企业,汽车整车厂到各领域龙头公司,可以预见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行业领先者特斯拉的量产计划,2025年将生产1万台Optimus机器人,产能扩展至每月1000台;2026年每月产能将达到1万台,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每月10万台。行业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我们认为随着数据积累、大模型迭代以及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机器人大规模走向工业以及家用场景值得期待。
硬件层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维度以及值得重点关注:
1)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主机厂采用旋转以及线性执行器并行的方案,线性执行器方案基于承载力以及寿命等优势国内主机厂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行星滚柱丝杠作为线性执行器的核心部件,价值量以及生产壁垒较高,手部微型丝杠应用也将带来增量应用场景,建议重点关注恒立液压、贝斯特、北特科技等,同时降本需求倒逼丝杠加工设备国产化以及加工效率提升,建议关注国内磨床优秀企业秦川机床、华辰装备、日发精机以及以车代磨、以铣代磨路径下的浙海德曼、沃尔德等。
2)灵巧手作为末端执行器的最佳选择,精度、负载和灵活性要求带来自由度、传动方式变化,特斯拉Optimus-Gen3自由度有望提升至22个,接近人体手部24个自由度,传动方式预计将采用行星齿轮箱、微型丝杠、腱绳构成的三级传动方案。建议重点关注模组厂商兆威机电、捷昌驱动以及核心部件供应商鸣志电器(空心杯电机)、浙江荣泰(微型丝杠)等厂商。
3)产能缺口以及降本急迫性方面谐波减速器以及六维力矩传感器同样值得关注。建议重点关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恒工精密、东华测试、柯力传感等厂商。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不及预期、大模型迭代不及预期、设备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