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5元趋势报告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关键要点
1 市场爆炸:人形机器人市场即将迎来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80亿美元(高盛)至240万亿美元(Ark Invest)的惊人规模。仅在美国,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50年将有6300万人形机器人投入使用,可能影响75%的工种和40%的员工。在更高预测范围内,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预测到2040年将拥有高达10亿至100亿台人形机器人。
2 技术融合: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是由人工智能、硬件组件(执行器、传感器)以及电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共同驱动的。特别是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增强机器人的适应性和决策能力,同时硬件成本正在急剧下降。
3 劳动力短缺解决方案:拟人化机器人正成为应对全球劳动力短缺的关键方案,尤其在养老服务、制造业和危险作业领域。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有25%的70岁以上人口\"依赖率\",推动了对医疗和社会护理机器人辅助的需求。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和欧洲地区,人口老龄化及低生育率使拟人化机器人对其经济至关重要。
4 成本削减趋势: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正快速暴跌,高端型号仅在一年内就从25万美元降至15万美元:与预期15-20%的年衰退率相比,降幅达40%。诸如特斯拉为其Optimus机器人设定20,000美元的售价等雄心勃勃的目标,表明人形机器人将在各行业实现大规模采用将成为可能。
5 投资机会: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吸引着大量投资,以图灵AI最近以26亿美元的估值完成6.75亿美元融资轮为例。摩根士丹利的《人形机器人66》名单为对机器人开发者和跨行业潜在受益者感兴趣的投资者提供了路线图。
6 广泛的社会影响:机器人人形的广泛应用有可能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丰裕时代,大幅降低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同时解放人类专注于创造性和充实性的追求。这场变革可能重塑我们对工作的概念,根本性地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7 就业中断: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速度,加上公众对此议题缺乏讨论,表明将会有重大的就业颠覆和社会动荡。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机制,如全民基本收入(UBI),将需要得到关注。有人提议通过向利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来取代以往人类工作岗位的公司征税,为这些UBI项目提供资金。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