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24年报综述——持续关注新质生产力
投资摘要:
2024年机械板块涨幅落后,2025年以来涨幅居前。2024年全年申万机械设备指数上涨5.04%,相较于其他行业涨幅排名靠后,跑输上证指数7.63个百分点,跑输深证成指4.3个百分点。2025年初至今,申万机械设备一级行业指数涨幅10.44%,相较于其他行业排名居首,跑赢上证指数10.43个百分点,跑赢深证成指12.52个百分点。
2024年机械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从收入端来看,2024年机械行业营业收入19995.67亿元,同比增长6.55%,同比增速相较于2023年有所下滑。从利润端来看,2024年机械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863.64亿元,同比下滑3.28%。2025年一季度机械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从收入端来看,2025年一季度机械行业营业收入4540.09亿元,同比增长11.23%,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从利润端来看,2025年一季度机械行业扣非归母净利润274.96亿元,同比下滑30.03%,绝对值和同比增速均创2021Q1以来新高。
内部细分板块分化较大,冷热不均。从机械行业内部细分板块来看,2024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高的细分板块为半导体设备(39.08%)、光伏加工设备(29.60%)、摩托车(17.85%)、工控设备(13.78%)、航海装备(10.76%);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的板块包括,摩托车(59.02%)、半导体设备(42.38%)、纺织服装设备(33.94%)、印刷包装设备(23.51%)、工程机械整机(22.13%)。2025Q1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较高的细分板块为半导体设备(33.38%)、摩托车(30.74%)、工控设备(24.44%)、轨交设备(22.29%)、激光设备(15.12%);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的板块包括,航海装备(351.08%)、轨交设备(104.73%)、摩托车(50.47%)、印刷包装机械(50.35%)、工程机械整机(43.25%)。
建议围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新质生产力布局。2025年4月PMI同比下降2.78%,制造业景气度回落。2025年1-3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长4.2%。后续随着逆周期持续发力,建议围绕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新质生产力高景气度布局。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新开工项目进度,有望提振工程机械销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债务等,随着资金到位,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有望加快,进而带动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同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工程机械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有望进一步加速。2025年3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累计同比高增80.58%,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降9.9%,降幅收窄后续随着逆周期政策发力,有望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畅通资金链条、提升投资能力。2025年2月中国地区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同比高增100.71%,下一阶段基建投资进一步的改善,有望助力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有望受益标的:三一重工(600031)、中联重科(000157)、徐工机械(000425)、柳工(000528)、山推股份(000680)。
政策进一步聚焦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产业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2025年以来,为应对美国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预期国内的政策会进一步聚焦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产业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建议持续关注低空经济、深海科技、人形机器人、工业母机方向。
低空经济:202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将低空经济纳入专项债资本金范畴,地方政府在资金来源上可以优先考虑专项债,低空经济获资金支持。后续若财政政策持续扩张,低空经济将持续受益。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35年,预计我国无人机整机交付架次超过6100万架次,带来制造产值预计将达到4900亿元。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35年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可能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预测到2035年我国交付数量达到30万架,市场规模达到5700亿元。建议关注低空照明、飞行器电机、eVOLT座椅三大环节。有望受益标的:木林森(002745)、东睦股份(600114)、信质集团(002664)、天成自控(603085)、安达维尔(300719)、山东矿机(002526)、威海广泰(002111)、山东章鼓(002598)。
深海科技:海洋蕴含地球上超过34%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有44%深埋于水深超过300米的深海之下。我国南海平均水深超过1000米,55%的油气资源存在于海底。能源安全大战略下,我国不断出台加大能源勘探力度的相关政策,能源开采相关资本支出有望保持强劲。数据中心有望迁入深海。1000m以下海水水温变化很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相比于陆上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以海洋作为自然冷源,省电、省水、省地、高安全、高可靠、低时延。AI技术的突破和推广大幅提升数据中心需求,深海海底为数据中心的大批量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优势,未来数据中心有望迁入海底。深海装备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超深水环境需承受高压,同时面临低温、高温交替、海底沉积物侵蚀等多重环境压力,深水装备制造壁垒较高,高端设备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以深水采油树为例,国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300米以上深水环境,国际市场90%以上份额被欧美企业垄断,我国深水采油树国产化率不足30%,关键部件如深水密封件、深海压力传感器仍依赖进口。随着深海科技战略持续推进,国内技术领先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有望受益标的:海油工程(600583,强烈推荐)、迪威尔(688377)、德石股份(301158)、海兰信(300065)、联科科技(001207)、康斯特(300445,强烈推荐)、中密控股(300470)。
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载体,以强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将传统的笨重而固定的生产线嵌入到工业制造的各个环节,打通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最后一公里。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按照“应开尽开”原则,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开放城市全域全时全场景,2025年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行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有望受益标的:柯力传感(603662)、东华测试(300354)、鸣志电器(603728)、兆威机电(003021)、拓邦股份(002139)、微光股份(002801)、恒立液压(601100)、贝斯特(300580)、双环传动(002472)、绿的谐波(688017)、中大力德(002896)、汇川技术(300124,强烈推荐)、埃斯顿(002747)。
工业母机:工业母机是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抛开人工智能来看,机器人本体环节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工业母机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人形机器人放量依赖于工业母机的工艺迭代升级,工业母机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批量化生产降本的核心。从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来看,核心零部件分别是传感器、电机、丝杠和减速器,与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高度重叠。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不断扩张,其核心零部件产业链配套亦将持续迭代升级,推动工业母机向高端迈进的同时,共享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摊薄,进而提升工业母机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受益标的:科德数控(688305)、海天精工(601882)、纽威数控(688697)、华中数控(300161)、宁波精达(603088)、宇环数控(002903)、华辰装备(300809)、日发精机(002520)、田中精机(300461)。
风险提示:制造业投资低于预期,新技术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外贸出口不及预期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