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4月出口实现超预期增长 对美出口占比大幅下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5 15:55:29 评论:0

事件: 2025 年4 月我国进出口总金额5352 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出口金额3156.9 亿美元,同比增长8.1%;进口金额2195.1 亿美元,同比-0.2%;贸易顺差为3687.6 亿美元,同比增长33.61%。1-4 月,我国进出口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累计同比增长6.4%,进口累计同比下降5.2%。

    4 月出口表现大幅超出预期,主要支撑来自关税豁免领域的“抢出口”与转口贸易,中国出口韧性仍较强。2025 年4 月我国出口金额3139.1 亿元,同比增长8.1%,较去年同期上升6.77 个百分点,大幅高于-2.05%的万得一致预期。一方面,虽然美国对中国加征的145%关税并未下降,但对于中、加、墨以外的其他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暂停实施90 天,转口贸易可能会在此期间加大力度。另一方面,美国将智能手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列入豁免清单,豁免产品中来自中国的占比超70%,美国科技企业可能会加大进口力度,以应对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4 月底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中,东南亚航线和美西航线分别较4 月初提升4.9%和7.8%,表明出口需求仍然较高,显示了中国出口的韧性。

    从出口国别看,亚洲、拉美和非洲增速较快,对美出口大幅下滑,关税影响显现。分地区看,受关税战影响,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至-21%,对美出口金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上月下降2.3 个百分点至10.5%。除美国以外,4 月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表现都较为亮眼。亚洲尤其是东盟和印度仍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支撑。4 月我国对东盟出口金额同比增 长20.8%,同比、环比分别大幅上升12.7 和9.3 个百分点,显示转口贸易力度加大;4 月印度制造业PMI 为58.2,高景气下4 月我国对印度出口同比增长21.7%,连续两月超20%;此外,对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别为8.8%和7.8%,仍保持较高增速。对欧盟的出口增速为8.3%,较上月回落了两个百分点。对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7.3%和25.3%,虽然较上月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从出口增量的贡献来看,东盟的贡献率为43.7%,美国则为-37%,拉美、非洲和欧盟的贡献率分别为15.4%、15.3%和15%,关税战下虽然对美的直接出口受到较大影响,但转口贸易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韧性较强,表明关税战逐渐升级下,我国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

    出口商品增速表现分化,机电产品是本月出口的重要支撑,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关税战影响增速转负。从对4 月出口的贡献率来看,机电产品对出口的贡献率最高,4 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0.1%,拉动出口增速5.95 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0.2%,表明在美国关税豁免下,美国科技企业正在加速“抢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塑料制品、家具等的增速则由正转负,关税战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我们在此前的研究中也提到,对等关税的影响或将重点集中在纺织、文娱用品等依赖美国市场且行业毛利较低的轻工领域1。

    进口增速跌幅收窄,内需疲弱和关税反制下进口仍处收缩区间。4 月我国进口金额为2195.1 亿美元,增速同比下降0.2%,跌幅有所收窄。内需疲弱仍然是进口增速走弱主要原因,4 月制造业PMI 指数较上月下滑1.5 个百分点至49%,重回收缩区间,其中进口分项为43.4%,较上月下降4.1 个百分点。此外,对美国加征关税等反制措施也是进口疲弱的重要原因,4 月对美国的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3.8%,跌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4.3 个百分点;从产品结构来看,农产品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7.2%,拖累进口增速1.6 个百分点,其中大豆同比下降38.4%,拖累进口增速0.8 个百分点,能源产品中,天然气和原油进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3.9%和9.5%,拖累进口增速0.33 和1.27 个百分点。但是,高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仍对本月进口形成了一定支撑,进口贡献率分别为2.78%和2.11%。

    整体来看,转口贸易和豁免条例是4 月我国出口高增速的主要支撑,后续应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一方面开拓新的出口增长点,另一方面大力提振内需,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虽然本月出口增速超预期,但转口贸易和豁免条例是主要支撑,这一方面显示了我国出口的韧性,但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出口情况受美国的关税政策调整影响颇深。航运巨头马士基近期表示,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爆发贸易战,4 月份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集装箱货运量下降了30-40%,由于横跨太平洋需要时间,这种下降可能 会体现在美国5 月份的进口数据中2,因此我们预计5 月出口或较4 月有所下滑。外交部消息称,5 月9 日—12 日中美将在瑞士举行会谈,这是中美关税博弈升级以来的首次高级别直接对话。这与我们此前的判断相一致,“中美作为前两大经济体仍存在缓和机会,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存在第三方国家或国际组织作为中间人进行撮合的可能”1。中美谈判过程可能较为曲折,但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做好充足准备,一方面积极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布局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对抗美国的单边霸权,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以内需的提振对抗外需的回落。4 月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4 月28 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推出了一系列“四稳”具体举措,5 月7 号人行、金管局、证监会又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了包括降准降息内的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一揽子政策。后续应加紧落实已出台政策,着力提振内需,以激发内需活力对冲外需疲软态势,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机构: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袁海霞/张堃/赵皓月 日期:2025-05-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