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系列(三):中国供应链发展全景视图与趋势展望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6 15:33:24 评论:0

  核心观点

      中国供应链安全已构建从总量政策到行业专项、从财税支持到金融服务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我国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形成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为方向的发展路径。我国已大幅减少对欧美高端制造的依赖,但在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领域仍存短板。面对地缘政治摩擦挑战,我国正加快全球供应链网络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强化“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开放,以提升供应链弹性;同时通过人才培养、优化投资环境和技术创新防止产业空心化。我国供应链战略正由过去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由单纯市场参与向规则引领转变,旨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摘要

      中国自2012 年起构建系统性供应链安全政策体系,涵盖总量与行业层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循环”战略下,中央政府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财政方面,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大幅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以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金融方面,建立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一链一策一批”政策促融资。行业政策方面,高端装备制造实施“可靠性倍增工程”,汽车建监测评估平台,电子信息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补链强链”,生物医药强化高端医疗设备保障,能源提升多元化供给,农业保粮食安全。

      我国已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枢纽。2024 年进出口总额6.16 万亿美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 年全球第一,在贸易量最大的中间品领域,我国多数产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持续巩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

      在供应链格局演变中,中国对欧美依赖逐步降低,与日韩产业合作深度嵌入,与东盟形成双向依赖态势,与俄罗斯能源合作持续强化。与此同时,部分高附加值行业仍呈现“加工组装强、核心技术弱”的特征,中低端产品国产化率较高,但高端环节仍存在进口依赖。未来,短期通过成本管控、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策略应对外部冲击;中长期着力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推动全球产业链优化布局以增强韧性;同时,在国内构建人才、投资和技术支撑体系,防范产业空心化风险。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安全体系。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玉玮/周之瀚 日期:2025-05-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