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跟踪:降息的“弦外之音”
事件:5 月20 日,主要国有大行普遍下调各品种、各期限存款利率。同时,1 年、5 年期LPR 均下调10 个基点,分别降至3.0%、3.5%。
调降存款利率的政策牌已在此前“亮明”,其与LPR“非对称”降息的背后,又有何“弦外之音”?回顾历次“存款利率降幅>LPR 降幅”情形,均存在外部约束缓解、内部稳息差的共性经验。当下也不例外,外部来看是汇率约束的打破。
内部除了平衡息差之外,存款利率的“非对称”下调也为再次降息预留了空间,以随时应对关税冲击下的“经济颠簸”。尤其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不足,以及政策脉冲消退下的房地产销售降温,都体现了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的必要性。
存款利率与LPR 再次出现“非对称”下调。5 月20 日,主要国有大行普遍下调各品种、各期限存款利率,降幅高于同期限LPR 降幅(1 年、5 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下调15、25 个基点,1 年、5 年期LPR 同时下调10 个基点)。
回顾历次“存款利率降幅>LPR 降幅”情形,均存在外部约束缓解、内部稳息差的共性经验。2022 年以来的历次存款利率、LPR 非对称下调:
1)2023 年6 月、9 月: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国内降息落地。彼时国内经济复苏动能不强,银行间流动性持续宽松。但在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存款定期化和长期化的局面下,央行“防空转”、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诉求明显上升。因此,相比同期LPR 变动,该轮存款利率调整主要体现在长期存款利率降幅更大。
2)2023 年12 月:“美联储降息”交易抢跑,国内债市利率快速下行。汇率压力的缓解并未促成央行的再次降息,LPR 也同样“按兵不动”。这主要是因为2023年9 月存量房贷利率下调,12 月债市收益率开启一轮快速下行,再加上同期地方债务的高息贷款置换,已经对银行资产端收益构成了明显压力。该轮存款利率下调,再次表现为长期存款利率相较同期限LPR 的降幅更大,随后促成了2024年7 月5 年期LPR 宽幅下调35 个基点。
当下也不例外,外部来看是汇率约束的打破。在美元走弱、中美贸易谈判取得明显进展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币汇率朝7.20 的点位连续升值,国内货币宽松的压力相应减轻,政策利率和LPR 先后下调10 个基点。
内部除了平衡息差之外,存款利率的“非对称”下调也为再次降息预留了空间,以随时应对关税冲击下的“经济颠簸”。
一方面,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新低。2025 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33%,为有数据统计以来新低。银行经营压力随之上升,净利润同比降幅进一步走阔至-2.3%。存款利率更大幅度的下调,既是对前期政策部署的落实(5 月7 日金融发布会已有相关指引),也体现了政策面对于银行体系稳健经营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2022 年以来的历次存款利率调整,累计降幅要高于LPR,这为再次降息创造了条件。加上本次调整,2022 年9 月以来主要国有大行分别累计下调1 年期、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80、145 个基点(同期,1 年期、5 年期LPR 分别 累计下降70 个基点、110 个基点)。参考2023 年12 月非对称降存款利率、2024 年7 月5 年期LPR 一次性宽幅下调的经验,未来不排除再降政策利率或是单独下调LPR 的可能。
预留政策空间也是出于应对经济波动的需要,我们在报告《4 月经济数据点评:
关税颠簸下的宏观拼图》中已有提示,在关税多变且滞后的不确定性下,其对于企业投资和地方财政的影响可能会放大当前的有效的需求不足,尤其是投资端面临更快下行的风险。
风险提示:信息统计不完全;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