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股份(688103)公司动态研究报告:聚焦电子真空器件,军工半导体双轮驱动业绩高增

股票资讯 阅读:1 2025-05-23 20:35:44 评论:0

  国力股份(688103)

  投资要点

  国产替代新优势,2025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公司以电子真空制造平台为基础,设计开发和测试平台为支撑,掌握并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实现了多品种电子真空产品定制化的开发和量产。公司产品系列丰富,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航天航空及军工、光伏风能及储能、半导体设备制造、安检、辐照、柔直输配电、大科学工程等领域。

  2024分业务看:真空继电器(军工)收入1.20亿元,毛利率62.47%;直流接触器(新能源车及充电设施)收入4.13亿元、同比增28.29%,毛利率19.50%;真空电容器(半导体)收入0.73亿元、同比增81.18%,毛利率41.88%;真空有源器件(大科学装置)收入0.38亿元、同比增27.05%,毛利率51.65%。

  2024年公司营收7.92亿元,同比增加14.46%,净利润同比下降52.8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66.9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6亿元,同比下降47.05%,毛利率降至29.36%。其中,毛利率同比下降,主因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下降。2025年Q1营收2.30亿元,同比增59.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83.46%,显现增长潜力。

  军工领域技术突围,批量供货核心器件

  国力股份在军工电子真空器件领域展现硬核实力,公司是进入市场较早的国产特种业务真空继电器供应商,近年来又陆续开发了军用直流接触器市场,产品型号和应用场景不断扩充,销售收入稳步提高。航天航空及军工装备市场对供应商的筛选极为严苛,需提前经过军品认证,并严格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及测试等各个环节,准入门槛较高,一旦选定供应商则不轻易更换,具有较强客户粘性。2024年公司实现技术突破,完成无线化集成高压控制盒项目,启动新一代平台化高功率控制盒研发;大功率高压直流智能配电系统项目进展顺利,直流接触器下游延伸产品获高端客户认可,进入系列化阶段。针对特定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公司投入大量研发力量,精心设计并制造了一系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特种业务控制盒产品,在2024年6月开始批量交付。随着国家工业战略深化核心基础零部件技术目标、提升装备自主保障需求,电子真空器件向拓频带、减重、小型化发展。该趋势下,公司配套电子真空器件体积小、重量轻,可助整机减负重、扩空间,获竞争优势。

  技术+产能双驱动,半导体打开全球高端市场

  在半导体设备制造领域,公司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电子器件发展较早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刻蚀、增强气相沉积、气相清洗等设备中。在真空电容器方面,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均为国外品牌,但公司产品具有耐压高、承载电流大、损耗小、寿命长等特点,在性能参数等方面与国外竞争对手基本相当,且价格更具优势。技术层面,2024年在继电器与电容器领域成功研发高耐压射频快速继电器,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应用于射频通信系统及高电压隔离系统;并完成高性能精细化真空电容器及配套马达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实现批量交付。2024年,公司与华为技术的半导体业持续推进,目前已经完成一定量的产品出货,且在本批次产品交付完成之后,客户还会增加产品供给需求。同时,公司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产品验证也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2024年的供货量会有所增加。随着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华为等战略客户订单放量,2025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增长潜力大,同时公司通过新加坡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2.80、16.45、19.98亿元,EPS分别为1.38、2.26、3.1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9、22.6、16.2倍,基于公司在军工和半导体领域上的业务增长,维持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存在下游市场应用拓展风险和单一客户风险,需关注海外市场政策变动。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