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月报(2025年5期):医保支持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情回顾:1)2025年6月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上涨3.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8.1%,跑赢市场4.3个百分点,6月涨幅行业第二。截止6月30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5.3%,持续上升。子板块中CXO和制药上涨较多,分别为12%和11%,唯一微跌的子板块是医疗服务(-5%)。在资金流向方面,港股南向资金净买入从去年年底开始逐月放大,继5月缩小后,6月的港股通南向净买入有所回升至803亿,有待后续观察。2)6月沪深300指数上涨2.5%,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0.7%,跑输市场1.8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涨幅较高的是医疗研发外包(6.6%)、医疗耗材(4.0%)和医院(2.3%),下跌的子行业为医疗设备(-2.3%)、线下药店(-2.1%)和中药(-1.9%)。
本月行业观点:6月30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7月1日医保局就发布了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申报指南等落地细则。我们认为,此次政策发布和细化将对中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特别以下几点将切实打消医疗机构的顾虑,放开创新药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而不是走院外DTP药房。1)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2)“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的范围”、“不得以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数量、药占比等为由影响创新药配备使用。医保目录内谈判药品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内药品可不受“一品两规”限制”。3)对合理使用医保目录内创新药的病例,不适合按病种标准支付的,支持医疗机构自主申报特例单议。4)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内的创新药应用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经审核评议程序后支付。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