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科创招股书梳理之沐曦篇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07 11:00:07 评论:0

  主要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

  从指数表现来看,本周(2025-06-30至2025-07-04),上证指数周涨跌+1.40%,深证成指涨跌幅为+1.25%,创业板指数涨跌幅+1.50%,科创50涨跌幅为-0.35%,申万电子指数涨跌幅+0.74%。板块行业指数来看,表现最好的是集成电路封测,涨幅为8.32%,面板表现较弱,涨幅为3.11%;板块概念指数来看,表现最好的是印制电路板指数,涨幅为8.31%,表现最弱的是数字芯片设计,跌幅为2.38%。

  沐曦集成电路:历经五载发展风雨兼程,公司成为国内高性能GPU产品的主要领军企业

  2020-2022年原始积累阶段,以陈维良先生、彭莉女士、杨建先生为核心的创始团队于2020年9月创立沐曦,经过“从零到一”全自研的技术沉淀,沐曦首款智算推理芯片曦思N100于2022年1月交付流片,2022年9月流片成功。并于2023年4月正式量产。

  2023-2024年产品矩阵逐渐丰富,曦思N100芯片的设计、流片到量产,为公司打通了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业务流,完善了产品、生产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资源储备,奠定了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2024年2月,沐曦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500正式量产,同时沐曦提前布局国产供应链,并基于国产供应链研发设计了新一代训推一体芯片曦云C600,于2024年10月交付流片,为进一步提升国产化奠定基础。

  2025年至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沐曦GPU产品累计销量超过25,000颗。沐曦深度构建“1+6+X”生态与商业布局,基础算力底座方面相继交付9大智算集群,算力网络覆盖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运营商智算平台和商业化智算中心,区域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国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

  沐曦主要产品收入来自沐曦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GPU

  2022年,沐曦实现首款产品曦思N系列小批量销售实现营业收入42万元;2023年曦思N系列产品实现正式量产,带动公司2023年当年智算推理GPU产品销售收入及IP授权收入大幅增长。

  2024年2月,沐曦核心产品训推一体GPU产品曦云C系列正式量产,公司加大力度开拓下游客户,叠加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智算中心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GPU国产替代加速,公司2024年训推一体系列产品销量、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核心产品训推一体GPU板卡是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来源,分别占比2023年、2024年和2025年Q1季度的收入的30.09%、68.99%和97.55%

  2025年1-3月,沐曦主营业务收入延续了良好的增长趋势,核心产品训推一体GPU销量、销售收入均大幅增长。随着公司产品矩阵逐渐丰富以及销量的增长,公司销售收入的季节性特征将进一步减弱。沐曦与国产供应链加强合作,未来或进一步提升国产供应链使用比例

  训推一体GPU曦云C系列最新一代在研产品为曦云C600。该产品基于国产供应链,采用沐曦自研的XCORE1.5架构及指令集,增加了FP8Tensor及Tensor转置指令,面向云端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通用计算、AI for Science等计算任务。曦云C600采用HBM3e显存,支持卡间高速互连。

  曦思N系列最新一代在研产品为曦思N300。该产品基于国产供应链,采用沐曦自研的XCORE1.5架构及指令集,面向云端推理计算任务。曦思N300采用HBM3显存,典型应用场景为云端智算中心以及搭载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的一体机、液冷工作站等。随着沐曦最新一代的产品导入国产供应链设计,未来或将进一步提升国产供应链在国产GPU中的使用占比。

  创始团队行业经验丰富,推动公司研发行稳致远

  沐曦创始人、CEO陈维良曾在全球顶尖的GPU厂商担任全球GPU SoC设计总负责人、通用GPUMI产品线设计总负责人,拥有出色的团队管理能力,顶尖的技术研发和量产经验。硬件首席架构师彭莉女士是AMD全球首位华人女科学家(Fellow),曾任AMD首席架构师,拥有15年高性能GPU设计经验。软件首席架构师杨建博士是AMD大中华地区第一位科学家(Fellow),历任AMD、海思等首席架构师,拥有20年大规模芯片及GPU软硬件设计经验。

  沐曦汇聚诸多知名投资人和国资及市场化机构

  在申请上市前,沐曦股份共进行了八轮融资,诸多知名机构参与投资。

  国资方面,上海科创基金、引领区基金、国调基金等纷纷入局;市场化机构方面,红杉中国、经纬中国、葛卫东的混沌投资、和利资本、东方富海、光速创投、复星锐正、真格基金等知名机构也参与其中。募资投入加速核心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落地

  沐曦本次募资主要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目标是研发公司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芯片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包括C600和C700两个子项目。

  曦云C600是基于国产先进工艺开发的通用GPU芯片,于2024年2月立项,计划建设期为3年。预计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C600芯片将于2025年Q4实现小批次量产,并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和持续的算法优化。

  曦云C700是基于国产先进工艺开发的下一代通用GPU芯片,拥有更高的性能,预计曦云C系列训推一体C700芯片将于2026年Q2实现流片和测试任务,并于2027年Q3开始实现小批次量产,并同步在2027年下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和持续的算法优化。

  风险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资本开支不及预期;3)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 陈耀波,李元晨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