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2025中期投资策略:零碳转型启新章,关注风储领域破局机遇
驱动因素: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
可再生能源消纳压力(外因)及盈利性提升(内因)为底层驱动力,政策催化助力需求加速兑现。复盘储能装机数据:早期储能技术以抽水蓄能为主,2018~2020年抽水蓄能累计装机占比均超九成;2021年后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各主要市场风光装机快速提升,消纳及电网稳定性需求下源网侧新型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等优势成为该阶段储能市场新增装机主力、装机规模不断扩大。2021~2024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由18.3GW一举增长至82.8GW,CAGR约65.4%;其中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由2021年的10.3GW增至2024年的74.1GW,CAGR达93.0%,累计装机占比亦相应由2021年的12.2%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44.5%,年均+10.8pct。向未来看,消纳及盈利性为储能装机的核心驱动因素,政策激励下需求有望加速兑现。
国内:消纳红线放开+午间谷段设置(新能源机组盈利性下降),全国风光利用率双双跌破95%。2024年2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放开“95%消纳红线”的靴子正式落地;与此同时,国内多个地区执行午间谷段电价,多因素叠加之下国内风光发电利用率不断下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光伏、风电利用率均已跌破95%,分别为93.8%、93.4%,较2024年底分别-3.0pct、-2.5pct;分地区来看,较2024年底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共有27个地区(占比84.4%)光伏发电利用率出现下滑、共有25个地区(占比78.1%)风电利用率下降。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136号文”),明确要求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强制配储”的取消或将在短期内进一步加剧国内风光消纳压力。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