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研究周报:黄仁勋访华释放积极信号,看好算力与应用端共振的AI投资机遇
英伟达CEO黄仁勋于第三届链博会期间访华,明确表示中国开源AI为全球进步催化剂,指出人工智能已进入“机器人浪潮”时代,同时H20芯片重启供应预期升温,强化市场对算力链条的信心。从算力端看,台积电Q2净利润同比增长60.7%创历史新高,AI芯片代工需求驱动全年销售额增速近30%超过行业增速17%-18%;GB200服务器已规模化放量,GB300预计9月由广达等厂商出货,凭借2080亿晶体管芯片、1万亿次/秒算力及液冷技术实现性能跃升,形成算力硬件接力格局。从应用端看,国产模型KimiK2完成1T级跨代迭代,用MuonClip优化器支撑万亿参数模型训练,完成了15.5T token的训练,全程无loss spike;全球Agent系统进入部署竞速期,OpenAI推动智能需求扩张,xAI Grok4实现决策闭环,软银计划年内部署10亿个AI Agent,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综合来看,当前AI板块算力端硬件升级与应用端模型迭代形成共振,看好算力与应用端共振的AI投资机遇。
1)黄仁勋盛赞中国开源AI与机器人浪潮,H20重返中国释放正面信号。英伟达CEO黄仁勋在第三届链博会称中国开源AI为全球进步催化剂,数百项目基于NVIDIA Omniverse平台推进工厂仓储数字孪生建模及机器人虚拟训练;其指出人工智能已进入“机器人浪潮”时代,未来十年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人机协作生产智能产品。同时,H20芯片重启供应预期升温,叠加国产替代加速,有望缓解本地AI企业算力焦虑,助推Agent及推理模型规模化部署。
2)Kimi K2参数升级对标全球主流,OpenAI与xAI重构Agent竞争格局。国产1万亿参数量MoE架构模型Kimi K2(激活参数32B),在编程、工具调用及数学推理维度超DeepSeek-V3等国产模型,部分测试略逊于GPT-4.1等国际头部模型。其具备复杂指令解析与规范ToolCall生成能力,支持接入Agent框架,Agent能力已开放API使用。技术上采用MuonClip优化器实现15.5T token无loss spike训练,结合大规模Agentic数据合成与强化学习,通用智能能力显著提升。OpenAI CEO奥尔特曼指出全球智能需求无限,软银计划年内部署10亿个AI Agent并打造专属操作系统;xAI发布Grok4,支持25.6万token上下文窗
口,多维Agent小组展现博士级推理能力,实现从环境感知到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
3)台积电Q2利润同比增长60.7%,AI芯片需求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台积电2025年Q2净利润同比增长60.7%,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增长,业绩表现超预期;AI相关代工需求持续放量由于人工智能相关需求持续增长,晶圆代工行业今年的整体收入可能达到17%至18%,而台积电凭借市场领先地位,销售额很可能增长近30%。英伟达Blackwell、GB300等新一代AI芯片持续量产,推动台积电在AI服务器、GPU、ASIC代工环节订单饱满,进一步强化AI基建从底层芯片到模型工具链的产业链传导逻辑。
4)GB300启动出货,多家厂商预计九月出货放量。戴尔PowerEdge XE9712服务器率先出货GB300NVL72系统,专为推理任务设计,凭借50倍AI推理输出、5倍吞吐量及液冷节能技术,强化大规模AI模型训练能力;其核心技术包括Blackwell Ultra架构GB300芯片(2080亿晶体管)、130TB/s带宽的NVL72系统(理论算力1万亿次/秒)及支持192个GPU的液冷技术,性能较Hopper架构显著提升。GB200服务器已规模化放量,鸿海一季度AI服务器收入占比50%。
GPU服务器迭代及ASIC渗透率提升带动PCB量价齐升:GB300出货推动PCB量能增长,Vera Rubin延续Oberon机架架构采用铜质背板,Rubin Ultra则以Kyber架构的PCB板背板替代传统铜缆背板,新设计需要使用超大型ABF基板,其尺寸将突破当前JEDEC封装标准的限制,二者均提升PCB层数要求,新增机架级高阶PCB需求;ASIC服务器板采用M8等级高频高速铜箔基板,设计层数达30层以上,单颗芯片对PCB贡献值超900美元,显著高于GPU平台平均水平。随大型CSP扩展CoWoS封装产能,ASIC服务器用高阶PCB市场规模有望翻倍,叠加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高速网络设备持续拉动高端需求,成为PCB厂中长期增长核心动能。
面板行业需求放缓,7月价格价格小幅下修,龙头公司表现出较强韧性:TrendForce预计7月电视面板需求放缓,32吋、43吋价格下跌1美元,50吋、55吋、65吋、75吋下跌2美元;显示器面板需求进入Q3后放缓,Open Cell及模组价格全面持平;笔电面板需求转乐观但价格持平,后续走势取决于品牌与面板厂议价。25年Q1京东方折叠屏供应超三星显示成第一,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预报亮眼:25Q1京东方在iPhone OLED面板供应商排名前列,同时在折叠OLED屏幕领域,京东方已超过三星显示,成为行业第一。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上半年净利润超46亿元(同比+70%),大尺寸领域受益供给优化及高端化趋势盈利增强,中尺寸t9产能爬坡带动IT产品增长,小尺寸OLED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且完成t11并入及华星光电股权收购;新能源
光伏业务受产业链供需失衡及价格下跌影响,TCL中环上半年亏损12.0-13.5亿元;其他业务稳健,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3%-1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101%。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零组件&组装:工业富联、蓝思科技、鹏鼎控股、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领益智造、博硕科技、舜宇光学科技(港股)、高伟电子(港股)、东山精密、欣旺达(与电新组联合覆盖)、环旭电子、比亚迪电子(港股);
消费电子材料:创新新材(与金属材料组联合覆盖)、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福蓉科技、世华科技;
连接器及线束厂商:鼎通科技、立讯精密、华丰科技、中航光电(与军工组联合覆盖)、博威合金;线束:沃尔核材、新亚电子、兆龙互连、金信诺、电连技术;
被动元件:洁美科技、国瓷材料;MLCC:三环集团、风华高科、达利凯普;电感:顺络电子、麦捷科技、铂科新材(金属材料组覆盖);晶振:泰晶科技、惠伦晶体;
面板:京东方、TCL科技、彩虹股份、深天马A、联得装备(与机械组联合覆盖)、精测电子、奥来德(与机械、化工联合覆盖)、鼎龙股份(与基础化工组联合覆盖)、莱特光电(化工组覆盖)、清溢光电、菲利华、深科达、颀中科技、汇成股份、新相微、天德钰、韦尔股份、中颖电子、易天股份;
CCL&铜箔&PCB:胜宏科技、鹏鼎控股、沪电股份、生益电子、南亚新材、深南电路、建滔积层板、生益科技、金安国纪、华正新材、方邦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景旺电子;
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科瑞技术、智立方、思林杰、大族激光、赛腾股份、杰普特、华兴源创、博杰股份、凌云光、精测电子;
品牌消费电子:传音控股、漫步者、安克创新(与家电组联合覆盖)、小米集团(港股)(与海外、汽车联合覆盖);折叠屏产业链: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科森股份、凯盛科技(与建筑建材组联合覆盖)、长信科技、长阳科技、汇顶科技;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消费电子产业链外移影响国内厂商份额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