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行业快评报告:海南封关年底启动,开放性政策再突破
事件: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
投资要点:
封关时间落定,政策举措更新。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介绍了海南封关最新进展以及现阶段的封关政策措施。海南封关是指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更新后的封关政策可定位为“四个更加”:(1)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2)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3)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4)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保障各项开放政策平稳落地。
与封关前相比,封关后的货物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明显变化:
(1)“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全岛封关运作以后,“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开放的范围和水平。
(2)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进口“零关税”政策享惠主体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企业、事业单位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3)政策的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不再局限于企业自用,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免于补缴进口税收,这对于延伸岛内的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
海南旅游吸引力大幅提升,国内游与入境游共享红利。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24年全省接待中外游客9720万人次,同比增长8%,其中入境游客同比增长超100%。按照现阶段的封关制度设计,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封关后,海南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与丰富多元的消费市场将显著提升其旅游吸引力,旅游产业预计迎来政策红利。同时,依托“一线放开”管理模式及加工增值30%即可免关税销往内地的优惠政策,海南将直接利好跨境产业链布局,成为入境商务旅客与休闲游客的主要目的地,持续推动入境游市场增长。国际游客面临的语言障碍、签证复杂性和文化差异等痛点,显著提升了对专业导游服务、手续代办等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其参团率较国内游客明显更高,涉足跨境游业务的旅行社将因此受益。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现两面性。一方面,随着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的加大,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各产业体系逐渐建设完善,海南自贸港的国际吸引力与影响力日渐提升,带来大量国内外客流量,为离岛免税提供新的客源;另一方面,由于“零关税”商品覆盖范围大幅提高,预计海南进口商品价格将整体有所下降,削弱免税品价格优势,免税零售商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投资建议:为支撑经济平稳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核心路径。下沉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夯实消费基础,海外拓展开辟新增量空间,同时服务消费占比接近50%临界点,预计将加速成为居民消费主体。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驱动消费顺周期行情,有效需求释放与服务结构优化创造系统性机遇。建议关注:(1)受益于客流复苏与入境游扩容的旅行社;(2)享受政策与需求双驱动的免税零售商。
风险因素:1、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风险。2、政策风险。3、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