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调整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点评:引导行业分红险转型,有效降低负债成本和资产负债久期缺口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8 22:16:35 评论:0

  投资要点:

  事件: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度例会,保险业专家就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紧随其后中国人寿、太保寿险等公告将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其中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保险公司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

  点评:

  1、本次预定利率调整是落实金管总局年初的政策。2025年初国家金管总局发布《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2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bp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25Q1,25Q2保险业协会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分别为2.13%和1.99%,较当前2.5%的预定利率相差37和51Bp,因而触发了下调机制;

  2、考虑到25年以来的长期利率走势和25Q1预定利率研究值,我们认为本次预定利率的调整符合市场预期,但传统险(由2.5%下调至2%)和分红险(由2%下调至1.75%)的非对称下降,以及新预定利率上限的生效时点(实际8月31日24点,预期25Q4)略超市场预期;

  3、我们认为传统险预定利率上限值下降50Bp(而非25bp)是为了一次性调整到位,避免短时间频繁利率调整影响业务切换;切换时间较市场预期提前主要是防止保险公司借此炒作停售,但也对各家公司做好新产品备案工作提出了更紧迫的时间要求;

  4、本次预定利率调整后,分红的保底利率只比传统预定利率低25bp,考虑费用分摊等因素实际差距更小,因此分红险对客户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大,监管继续引导行业向分红险转

  型,并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

  5、后续保险公司面临的主要考验包括:

  a、在保单预定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差距变小情况下的储蓄险销售能力的提升;b、25年7月15日金管总局下发《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要建立保险销售资质分级管理体系,即自《办法》2026年2月1日施行后代理人销售分红险或需要持有相应证书,在分红险转型的大趋势下,考验各家公司培训代理人分红险销售技能和实际考证通过情况;

  c、分红账户相对传统账户,其对应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要求更高,将更加考验各家公司的权益投资能力,截至24年末,主要保险公司分红险占总保单准备金比例为40-56%,其中平安和太保的分红险占比较高;

  投资分析意见。本次预定利率上限值的下调将有效降低保险公司的负债成本,引导各家公司向具有浮息债特性的分红险转型,降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匹配风险,我们给予行业“看好”评级,推荐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较为理想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以及权益收益较理想的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保单销售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大幅下行;长端利率极大幅度的下行。


华源证券 陆韵婷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