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点评:负债扩张,哑铃结构持续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8-19 09:30:08 评论:0

  事项: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业2025年2季度资金运用情况及相关数据。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

  国信非银观点:2025年二季度,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高收益资产稀缺背景下,险资通过增配长久期利率债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规模持续突破历史新高。其中,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6.6%;财产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9.9%。权益资产方面,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各险资增量资金入市政策催化,保险公司持续加大股票直投规模。其中,人身险股票投资规模达2.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财险股票投资规模达1955亿元,较年初增加354亿元。2025年二季度,受负债端保费增速放缓、渠道短期调整、“开门红”后短期整顿等因素影响,险资资产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当季资金周转率为35%,处于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进入到三季度,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及短期“炒停售”行为,预计将带动行业短期保费规模扩张,对应险资资产配置诉求或将提高。

  评论: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屡创新高,同比增速达17.4%

  受益于负债端保费规模的持续扩张叠加资产到期,2025年二季度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提升。

  其中,二季度人身险实现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2.6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行业总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90.0%;财产险实现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行业总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例为6.5%。

  固收:险资债券配置创新高

  2025年二季度,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高收益资产稀缺背景下,险资通过增配长久期利率债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

  截至二季度末,保险业债券配置规模达17.9万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49.3%,创历史新高。其中,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6.6%;财产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9.9%。

  权益:高股息策略与新兴产业布局并进,持续加大股票直投规模

  截至二季度末,险资股票配置余额达3.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6%。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各险资增量资金入市政策催化,保险公司持续加大股票直投规模。其中,人身险股票投资规模达2.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财险股票投资规模达1955亿元,较年初增加354亿元。险资基金投资规模有所下降。截至二季度末,人身险及财险基金配置规模分别同比下降2.6%及1.3%。

  2025年4月8日,为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发挥保险资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优势,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按偿付能力充足率划分为五档,最高档(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提升至总资产的50%,将部分高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限要求的档位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此次调整将原有的分档标准简化,由过去的七档缩减为五档,重点依据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划分投资比例上限。通过简化档位和上调比例,偿付能力强的头部险企获得更大投资空间,而偿付能力较低的机构仍受严格限制,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有助于在加强行业风险管控的同时,提升保险资金入市积极性,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

  历史政策的档位设置包含更细化的偿付能力区间(为50%),导致监管复杂度较高。此次调整通过简化分档、统一上调5%比例上限,提升监管效率的同时,为优质险企拓宽了权益投资空间。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将强化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的角色,为保险资金配置带来更高的灵活性,但也对险企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产荒”犹存,险企持续加大债券及股票配置力度

  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持续加大债券及股票配置。人身险方面,在“资产荒”背景下,人身险行业持续加大以长债等资产为代表的配置规模,以拉长资产久期,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余额持续刷新历史新高。权益方面,2024年以来上市险企持续加大资本市场股票直投规模,港股配置性价比逐步受到保险资金重视。以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为代表的保险机构持续加大港股配置比例,保险资金利用港股折价优势和企业所得税免征政策,进一步增加权益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增量保费比例的联动分析

  我们主要梳理了2023年三季度以来,人身险公司、财产险公司及行业整体单季度资金运用余额增量占当季保费收入的比例,从而分析保费收入节奏及资金配置规模间的转化率,以解读险企资产配置节奏受保费收入影响的情况。从历史趋势来看,受负债端“开门红”大规模增量资金入账因素影响,每年四季度及一季度为保险行业资金配置诉求较高的阶段。其中,四季度末险企或利用杠杆提前配置包括长债等在内的资产,在调整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同时把握市场配置时点,因此相对应时点的资金转化率相对较高。以2023年四季度及2024年一季度为例,行业整体资金转化率为73%及83%。从2024年四季度来看,受“开门红”资金抢配及债券牛市驱动,保险资金当季配置转化率达123%,其中人身险为183%,财险为24%。相较之下,二季度及三季度受销售团队调整、保费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险企资产端配置诉求有所下降,资金转化率则通常略低于四季度及一季度。2023年三季度及2024年二季度资金转化率分别为36%及67%。除此以外,公司自身资产到期节奏、资产配置战略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依旧会对保险业资产配置节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上述分析对于理解保险保费收入及资产配置时点有一定参考意义。

  2025年二季度,受负债端保费增速放缓、渠道短期调整、“开门红”后短期整顿等因素影响,险资资产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当季资金周转率为35%,处于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

  投资建议:

  2025年二季度,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高收益资产稀缺背景下,险资通过增配长久期利率债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规模持续突破历史新高。其中,人身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6.6%;财产险公司债券配置规模为0.95亿元,同比增长19.9%。权益资产方面,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各险资增量资金入市政策催化,保险公司持续加大股票直投规模。其中,人身险股票投资规模达2.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052亿元;财险股票投资规模达1955亿元,较年初增加354亿元。2025年二季度,受负债端保费增速放缓、渠道短期调整、“开门红”后短期整顿等因素影响,险资资产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当季资金周转率为35%,处于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进入到三季度,随着预定利率下调及短期“炒停售”行为,预计将带动行业短期保费规模扩张,对应险资资产配置诉求或将提高。

  风险提示:

  保费收入增速不及预期;渠道手续费下降导致销售积极性降低;资产端收益下行等。


国信证券 孔祥,王京灵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