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周观察:特朗普就职总统首周
研究结论
战略动向复盘:美国时间1 月20 日,特朗普第二次就职美国总统。在上任前,特朗普与其夫人都分别发行了加密货币。在20 日,特朗普首先在国会山圆形大厅内发表了就职演说,随后在国会山解放厅对其支持者发表另一场演说;最后,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同时签署行政令。从特朗普就职总统首周的活动中,可以看到哪些政策信号?
在达沃斯,特朗普提出了两个似乎矛盾的判断:中美贸易赤字对美国依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意味着中美依然可能展开新一轮贸易冲突,但特朗普依然认为中美关系将总体向好。对于中美贸易,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赤字对美国是不公平的,但贸易赤字其他亚洲国家也有;美国只想要公平,不想额外占好处,不一定要把事情搞得很大。如果我们将特朗普两个判断如其所是、以字面意义进行理解,可以使特朗普这两个判断自洽的逻辑可能是什么?
首先,特朗普可能将中美贸易关系放置在贸易问题而非中美关系的框架下看待;换言之,中美贸易关系与美国其他的贸易关系在性质上等同,只是问题程度大小(美国贸易逆差大小)有区别。其次,特朗普在预期中美可能发生贸易冲突的背景下依然认为中美关系总体向好,即代表特朗普可能至少有意将经济问题隔离在经济领域,使用经济手段解决矛盾,不上升到政治关系。
在TikTok 案上,特朗普将中美关系部分去政治化的倾向更加明显。1 月2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要求司法部长暂停执行TikTok 被禁相关法律。在签署行政令同时,特朗普答记者问传递了两个信号:(1)特朗普不认为数据安全是TikTok 的主要问题,因为TikTok 主要是年轻人在使用;(2)要求TikTok 提供5000 亿美元换取在美国的市场准入,基于特朗普对能在美国运营的TikTok 一万亿美元的估值。在过去5 年,TikTok 案的基础即是美国政界将数据安全问题政治化,但特朗普的TikTok 行政令直接否认了TikTok 数据有关国家安全的叙事,将TikTok 问题简化为市场准入问题,并开放了经济交易解决TikTok 案的空间。
除此之外,从特朗普上任首周的行政令等动作来看,中美关系乃至经济问题暂时不在特朗普优先处理的问题范围内。在特朗普国会山圆形大厅的正式就职演说中,除移民外特朗普还提及了通胀、贸易、能源等等议题,但该演说是由特朗普团队操刀,代表了特朗普及其团队协商的共识。特朗普随后面向支持者的讲话则更反映了特朗普个人的偏好。在讲话中,特朗普明确表示,移民是头号问题,通胀等其他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该倾向在特朗普首日签署的行政令中也有所体现。特朗普在上任首日共签署42 条行政令与备忘录,其中7 条与移民相关,其他重点领域包括公务员体系改革、情报与司法机构问责等。
风险提示
特朗普政府增量政策信号与现有判断偏离;美国突破国际法与国际准则行为,导致一致预期受到挑战;战争冲突难以走向实质停火,加剧经济、贸易等政策协调困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