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美国通胀数据巩固10月降息预期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0-29 12:56:00
评论:0
报告摘要:
9 月CPI 数据原定于10 月15 日公布,现于10 月24 日发布。虽然美国大多数经济数据因政府关门而暂停发布,但CPI 数据还是有一定优先级,因为美国社会保障局(SSA)需要CPI 数据来计算当年的生活成本调整(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 COLA),以完成社会保障金的调整与发放1。
在美国政府关门期间,不同经济数据的发布受影响程度不同。其关键在于预算拨款机制与职能优先级差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仍能如期发布,因为该数据由劳工统计局(BLS)价格统计部门负责,属于必要服务(essentialservice),其结果直接影响社会保障金、军人津贴及通胀挂钩债券(TIPS)支付,法律上必须维持。而NFP(非农就业报告)则可能暂停,因其依赖劳工统计局与人口普查局联合完成的企业与家庭调查。关门后,普查局多数雇员被迫休假,数据采集与验证工作无法继续。历史上多次政府停摆期间(如2013 年、2018 年),CPI 仍如期公布,而NFP 则被推迟至政府重新开放后发布。因此,CPI 具法律刚性,NFP 属可延后性统计,是政府关门期间最典型的功能区分之一。
9 月美国CPI 同比增3%2,高于前值的2.9%,但低于预期的3.1%;环比+0.3%,低于预期和前值的0.4%。其中能源价格反弹对同环比形成一定带动;核心CPI 同比增3.0%,低于预期和前值的3.1%。回顾本轮美国通胀,2022 年6 月触顶(9.1%),后整体震荡下行。2025 年年内CPI 同比低点是4 月的2.3%,后逐步反弹至6-7月的2.7%、8 月的2.9%,9 月的3.0%,特朗普对外关税的影响在持续,但量级上总体可控。
9 月美国CPI 数据显示,通胀整体仍具韧性。核心CPI 环比上涨0.2%,不及市场预期;同比年化降至3.0%。
总体CPI 环比上涨0.3%,不及预期和前值的0.4%;同比年化3.0%,亦不及预期的3.1%。
能源价格环比+1.5%,前值+0.7%,其中,汽油价格回升4.1%为主要背景。
食品价格环比为+0.2%,前值+0.5%。其中,家庭食品(food at home)和餐馆用餐价格均回落,环比分别为+0.3%和+0.1%,前值为+0.6%和+0.3%。
9 月核心商品和核心服务价格均温和回落,环比均从0.3%降至0.2%,其中,二手车价格和租房价格回落为主要背景。
核心商品有一定涨价压力,尤其是一些受关税影响的商品环比继续上行。9 月核心商品价格同比1.5%,前值1.5%,环比 0.2%,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至少 0.2%的明显上升 (疫情前核心商品价格环比通常在 0%上下波动),较前值的+0.3%略有回落,反映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在共同分摊新增关税。具体来看,多种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分项价格继续回升或保持高位,包括个人电脑(环比+0.2%)、运动商品(环比+1%)、鞋履(环比+0.9%)、服装(+0.7%)、家用电器(+0.8%)。
9 月核心商品价格整体环比上涨0.2%,较8 月的0.3%略有回落,显示关税对商品价格的传递仍在继续,但幅度偏温和。
汽车方面,车企可能因不愿冒失去市场份额风险而提价有限。虽然美国对进口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已经开始征收25%的关税,但新车价格变化总体有限,虽然环比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2%,但同比仅上涨 0.8%。
除新车与二手车外,其余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上升0.3%,为今年第二大月度涨幅。
整体来看,核心商品通胀已从前期的负增长阶段逐步回暖,反映出关税与成本端压力的再度显现。这种回升并非全面通胀复燃,而更像是一轮“成本型、结构性反弹”——主要集中在进口依赖高、价格传导较快的品类上。
若这一趋势持续,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在核心CPI 中形成一定上行阻力,但其持续性仍取决于消费需求韧性及政策关税路径。
核心服务价格有所降温,住房和非住房有所分化。9 月核心服务CPI 同比3.5%,环比+0.2%,均低于前值。其中住房项(shelter)环比增0.2%,同比增3.6%,已基本回落到疫情前水平。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回落至0.1%,前值0.4%,为2020 年以来最低;酒店价格环比+1.3%,前值+2.3%;主要居所租金环比+0.2%,前值+0.3%。
不过,除去住房分项外的核心服务价格(ex-housing)环比上涨0.35%,三个月年化增速从5 月的0.1%跃升至 4.7%,其中机票等价格上涨明显。基于9 月CPI 数据,Cleveland Fed3预计9 月核心PCE 环比和同比分别为0.2%和2.9%,略低于前值。
服务分项环比0.3%,较前值0.3%降温。其中,住房分项(Shelter CPI)同比上涨3.6%,与前一个月持平,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业主等价租金(OER) 的增幅较小(+0.1%),显示此前连续放缓的趋势在2024 年底后趋于稳定。整体来看,OER 此前的高通胀阶段已大体结束。而主要居所租金(Rent ofPrimary Residence) 环比上涨0.2%,继续呈现温和放缓的走势。
除去住房分项外,核心服务价格(ex-housing)环比上涨0.35%,三个月年化增速从5 月的0.1%跃升至 4.7%,显示服务通胀再度趋强。旅行相关分项贡献较多,其中机票价格上涨2.7%,较前期明显反弹。过去三个月,航空票价涨幅达到除疫情外的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出出行需求恢复及燃油与运力成本的推升。
另一方面,汽车保险价格下降0.4%,此前的高涨阶段已结束;医疗服务价格上升0.3%,延续稳定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在PCE 平减指数(PCE deflator)中,机票、汽车保险和医疗服务的定价数据主要来自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味着未来PCE 服务通胀仍可能受到这些成本项变化的滞后影响。
整体来看,9 月美国通胀数据仍在回升,但幅度有一定温和化趋向。其背后是关税影响仍然存在,但美国企业更没有办法承受需求下滑,所以在面对新增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时,采取自己部分吸收、部分传导的策略,双重权衡利润率与市场竞争。以汽车为例,二手车价格同比涨幅偏高;但车企新车同比上涨仅为0.8%,车企用利润率下降来缓和终端价格涨幅。纽约联储4在2025 年5 月对纽约–新泽西地区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企业表示已将全部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但另有45%左右的企业仅转嫁部分成本;25%的企业选择完全吸收成本,并未上调售价。
比如通用汽车(GM)预计全年将支付35–45 亿美元的关税5,但仅将终端价格提高不到1%,利润率因此从9%降至 6.2%。相比之下,二手车价格环比下降 0.4%,但同比 仍上涨 5.1%,涨幅明显高于新车。
在企业层面,企业对关税“吸收+部分传导”的格局反映出利润率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权衡。部分企业通过压低供应商采购价、优化生产效率或调整供应链结构来分摊关税压力;而消费者端价格上升的传导往往滞后,通常需要数月时间。纽约联储的测算均显示,目前约有一半左右的关税成本仍由企业与供应商共同承担,这与2018 年首轮关税周期中“快速向终端价格传导”的情形明显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当前关税覆盖面更广、税率更高,使企业难以一次性将成本完全转嫁;其二,美国企业整体利润率较为健康,具备短期吸收空间;其三,消费者在过去几年价格上涨后对再度提价极为敏感,企业担忧需求流失,因此更倾向于延后或分阶段调价。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如家具、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供应链外向型行业仍面临成本压力,企业正通过压价或重新谈判合同向上游供应商传导成本。
总体来看,美国企业对新增关税的应对体现出“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特征:短期内由企业端消化,维持价格稳定以保市场份额;中期则可能伴随利润压缩和供应链重构。若关税政策持续或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恢复利润率目标时,可能会逐步将更多成本转嫁消费者,从而形成延迟性、结构性的通胀压力? 同日公布的10 月Markit PMI 数据相对偏强,显示其经济在进入四季度后仍保持扩张特征。其中综合PMI 为54.8(前值53.9),创下近半年新高;制造业PMI 为52.2(前值52.0),基本符合预期;服务业PMI 为55.2,高于市场预期的54.2。不过PMI 就业分项相对偏弱;与此指向一致的是密歇根大学10 月消费者信心终值小幅下降至 53.6(前值55.1)。
美国10 月Markit PMI 显示增长动能仍具韧性。10 月制造业PMI 温和回升至52.2,新订单回升与库存周期修复为主要背景。企业报告投入品价格涨幅有限,成本压力明显低于上半年,显示供应链已恢复平衡。服务业PMI表现尤为突出,升至55.2,为今年3 月以来最高水平,反映企业在金融、科技、旅游及专业服务领域的活动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分项依然偏弱,说明企业在需求平稳的背景下保持谨慎扩张策略。商业信心下滑是数据中唯一的负面信号,部分受新增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但尚未对整体活动水平造成实质 拖累。
10 月企业“收费价格”分项指数降至自4 月 以来最低,表明企业提价意愿下降,支持整体通胀进一步回落的判断。制造业报告原材料价格稳定,而服务业成本上升速度放缓,意味着供需关系正在回归正常。这一趋势与近期CPI、PPI 的温和表现一致,验证了美国通胀压力结构性降温的特征。
密歇根大学10 月消费者信心终值为53.6,低于市场预期(55.0)和9 月终值(55.1),但整体情绪仍维持在年内中位区间。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7%降至4.6%,长期通胀预期(Long-run inflation expectations)从3.7%略升至3.9%,但仍远低于年内高点的4.4%(4 月),表明消费者对未来价格走势的担忧有限。仅约2%的受访者提及政府关门风险,说明政治因素对经济预期影响轻微。总体而言,消费者情绪的边际回落更多反映高利率与价格疲劳,而非经济信心的根本转弱。
数据公布后,FED WATCH 显示9 月降息概率为96.7%,较前值的98.3%变化不大。通胀和经济数据强化了市场关于“软着陆”的预期。美股上涨,道指+1.01%、标普500 +0.79%、纳指+1.15%、小盘股指数Russell 2000+1.24%,板块表现方面,科技股领涨,其中谷歌母公司 GOOGL 在与 Anthropic 合作消息推动下反弹。美债利率变化不大,短端2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48%,10 年期回升1bp 至4.02%。美元指数持平在98.9。
截至10 月24 日,美股全线收高:道指+1.01%、标普500 +0.79%、纳指+1.15%、小盘股指数Russell 2000+1.24%。主要股指本周均录得稳健涨幅,标普、纳指、道指及小盘股指数均以历史新高收盘,显示风险偏好持续上升。板块表现方面,科技股领涨,其中谷歌母公司 GOOGL 在与 Anthropic 合作消息推动下表现最佳。半导体、银行、投行、信用卡、汽车、工程建设(E&C)、科技硬件与公用事业表现亮眼。
股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在于经济数据与企业盈利共同强化了“软着陆”预期。通胀数据(CPI)低于预期,缓解市场对政策紧缩的担忧;制造业与服务业PMI 初值均超预期,显示美国经济动能依旧稳健。企业基本面也为市场提供支撑:三季度财报季表现强劲,盈利同比增速已较季初 上修约1个百分点,盈利“超预期率”接近 84%,强化市场对盈利周期持续改善的信心6。
美债利率变化不大,短端2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48%,10 年期回升1bp 至4.02%。美元指数持平在98.9。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因美联储快速收紧流动性而陷入深度衰退,导致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磊/陈嘉荔 日期:2025-10-29
9 月CPI 数据原定于10 月15 日公布,现于10 月24 日发布。虽然美国大多数经济数据因政府关门而暂停发布,但CPI 数据还是有一定优先级,因为美国社会保障局(SSA)需要CPI 数据来计算当年的生活成本调整(Cost of Living Adjustment, COLA),以完成社会保障金的调整与发放1。
在美国政府关门期间,不同经济数据的发布受影响程度不同。其关键在于预算拨款机制与职能优先级差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仍能如期发布,因为该数据由劳工统计局(BLS)价格统计部门负责,属于必要服务(essentialservice),其结果直接影响社会保障金、军人津贴及通胀挂钩债券(TIPS)支付,法律上必须维持。而NFP(非农就业报告)则可能暂停,因其依赖劳工统计局与人口普查局联合完成的企业与家庭调查。关门后,普查局多数雇员被迫休假,数据采集与验证工作无法继续。历史上多次政府停摆期间(如2013 年、2018 年),CPI 仍如期公布,而NFP 则被推迟至政府重新开放后发布。因此,CPI 具法律刚性,NFP 属可延后性统计,是政府关门期间最典型的功能区分之一。
9 月美国CPI 同比增3%2,高于前值的2.9%,但低于预期的3.1%;环比+0.3%,低于预期和前值的0.4%。其中能源价格反弹对同环比形成一定带动;核心CPI 同比增3.0%,低于预期和前值的3.1%。回顾本轮美国通胀,2022 年6 月触顶(9.1%),后整体震荡下行。2025 年年内CPI 同比低点是4 月的2.3%,后逐步反弹至6-7月的2.7%、8 月的2.9%,9 月的3.0%,特朗普对外关税的影响在持续,但量级上总体可控。
9 月美国CPI 数据显示,通胀整体仍具韧性。核心CPI 环比上涨0.2%,不及市场预期;同比年化降至3.0%。
总体CPI 环比上涨0.3%,不及预期和前值的0.4%;同比年化3.0%,亦不及预期的3.1%。
能源价格环比+1.5%,前值+0.7%,其中,汽油价格回升4.1%为主要背景。
食品价格环比为+0.2%,前值+0.5%。其中,家庭食品(food at home)和餐馆用餐价格均回落,环比分别为+0.3%和+0.1%,前值为+0.6%和+0.3%。
9 月核心商品和核心服务价格均温和回落,环比均从0.3%降至0.2%,其中,二手车价格和租房价格回落为主要背景。
核心商品有一定涨价压力,尤其是一些受关税影响的商品环比继续上行。9 月核心商品价格同比1.5%,前值1.5%,环比 0.2%,为连续第四个月出现至少 0.2%的明显上升 (疫情前核心商品价格环比通常在 0%上下波动),较前值的+0.3%略有回落,反映企业、供应商、消费者在共同分摊新增关税。具体来看,多种受关税影响的商品分项价格继续回升或保持高位,包括个人电脑(环比+0.2%)、运动商品(环比+1%)、鞋履(环比+0.9%)、服装(+0.7%)、家用电器(+0.8%)。
9 月核心商品价格整体环比上涨0.2%,较8 月的0.3%略有回落,显示关税对商品价格的传递仍在继续,但幅度偏温和。
汽车方面,车企可能因不愿冒失去市场份额风险而提价有限。虽然美国对进口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已经开始征收25%的关税,但新车价格变化总体有限,虽然环比连续第二个月上涨0.2%,但同比仅上涨 0.8%。
除新车与二手车外,其余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上升0.3%,为今年第二大月度涨幅。
整体来看,核心商品通胀已从前期的负增长阶段逐步回暖,反映出关税与成本端压力的再度显现。这种回升并非全面通胀复燃,而更像是一轮“成本型、结构性反弹”——主要集中在进口依赖高、价格传导较快的品类上。
若这一趋势持续,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在核心CPI 中形成一定上行阻力,但其持续性仍取决于消费需求韧性及政策关税路径。
核心服务价格有所降温,住房和非住房有所分化。9 月核心服务CPI 同比3.5%,环比+0.2%,均低于前值。其中住房项(shelter)环比增0.2%,同比增3.6%,已基本回落到疫情前水平。业主等价租金环比回落至0.1%,前值0.4%,为2020 年以来最低;酒店价格环比+1.3%,前值+2.3%;主要居所租金环比+0.2%,前值+0.3%。
不过,除去住房分项外的核心服务价格(ex-housing)环比上涨0.35%,三个月年化增速从5 月的0.1%跃升至 4.7%,其中机票等价格上涨明显。基于9 月CPI 数据,Cleveland Fed3预计9 月核心PCE 环比和同比分别为0.2%和2.9%,略低于前值。
服务分项环比0.3%,较前值0.3%降温。其中,住房分项(Shelter CPI)同比上涨3.6%,与前一个月持平,已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业主等价租金(OER) 的增幅较小(+0.1%),显示此前连续放缓的趋势在2024 年底后趋于稳定。整体来看,OER 此前的高通胀阶段已大体结束。而主要居所租金(Rent ofPrimary Residence) 环比上涨0.2%,继续呈现温和放缓的走势。
除去住房分项外,核心服务价格(ex-housing)环比上涨0.35%,三个月年化增速从5 月的0.1%跃升至 4.7%,显示服务通胀再度趋强。旅行相关分项贡献较多,其中机票价格上涨2.7%,较前期明显反弹。过去三个月,航空票价涨幅达到除疫情外的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出出行需求恢复及燃油与运力成本的推升。
另一方面,汽车保险价格下降0.4%,此前的高涨阶段已结束;医疗服务价格上升0.3%,延续稳定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在PCE 平减指数(PCE deflator)中,机票、汽车保险和医疗服务的定价数据主要来自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味着未来PCE 服务通胀仍可能受到这些成本项变化的滞后影响。
整体来看,9 月美国通胀数据仍在回升,但幅度有一定温和化趋向。其背后是关税影响仍然存在,但美国企业更没有办法承受需求下滑,所以在面对新增关税导致的成本上升时,采取自己部分吸收、部分传导的策略,双重权衡利润率与市场竞争。以汽车为例,二手车价格同比涨幅偏高;但车企新车同比上涨仅为0.8%,车企用利润率下降来缓和终端价格涨幅。纽约联储4在2025 年5 月对纽约–新泽西地区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企业表示已将全部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但另有45%左右的企业仅转嫁部分成本;25%的企业选择完全吸收成本,并未上调售价。
比如通用汽车(GM)预计全年将支付35–45 亿美元的关税5,但仅将终端价格提高不到1%,利润率因此从9%降至 6.2%。相比之下,二手车价格环比下降 0.4%,但同比 仍上涨 5.1%,涨幅明显高于新车。
在企业层面,企业对关税“吸收+部分传导”的格局反映出利润率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权衡。部分企业通过压低供应商采购价、优化生产效率或调整供应链结构来分摊关税压力;而消费者端价格上升的传导往往滞后,通常需要数月时间。纽约联储的测算均显示,目前约有一半左右的关税成本仍由企业与供应商共同承担,这与2018 年首轮关税周期中“快速向终端价格传导”的情形明显不同。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当前关税覆盖面更广、税率更高,使企业难以一次性将成本完全转嫁;其二,美国企业整体利润率较为健康,具备短期吸收空间;其三,消费者在过去几年价格上涨后对再度提价极为敏感,企业担忧需求流失,因此更倾向于延后或分阶段调价。与此同时,一些行业如家具、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供应链外向型行业仍面临成本压力,企业正通过压价或重新谈判合同向上游供应商传导成本。
总体来看,美国企业对新增关税的应对体现出“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特征:短期内由企业端消化,维持价格稳定以保市场份额;中期则可能伴随利润压缩和供应链重构。若关税政策持续或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恢复利润率目标时,可能会逐步将更多成本转嫁消费者,从而形成延迟性、结构性的通胀压力? 同日公布的10 月Markit PMI 数据相对偏强,显示其经济在进入四季度后仍保持扩张特征。其中综合PMI 为54.8(前值53.9),创下近半年新高;制造业PMI 为52.2(前值52.0),基本符合预期;服务业PMI 为55.2,高于市场预期的54.2。不过PMI 就业分项相对偏弱;与此指向一致的是密歇根大学10 月消费者信心终值小幅下降至 53.6(前值55.1)。
美国10 月Markit PMI 显示增长动能仍具韧性。10 月制造业PMI 温和回升至52.2,新订单回升与库存周期修复为主要背景。企业报告投入品价格涨幅有限,成本压力明显低于上半年,显示供应链已恢复平衡。服务业PMI表现尤为突出,升至55.2,为今年3 月以来最高水平,反映企业在金融、科技、旅游及专业服务领域的活动加快。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分项依然偏弱,说明企业在需求平稳的背景下保持谨慎扩张策略。商业信心下滑是数据中唯一的负面信号,部分受新增关税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但尚未对整体活动水平造成实质 拖累。
10 月企业“收费价格”分项指数降至自4 月 以来最低,表明企业提价意愿下降,支持整体通胀进一步回落的判断。制造业报告原材料价格稳定,而服务业成本上升速度放缓,意味着供需关系正在回归正常。这一趋势与近期CPI、PPI 的温和表现一致,验证了美国通胀压力结构性降温的特征。
密歇根大学10 月消费者信心终值为53.6,低于市场预期(55.0)和9 月终值(55.1),但整体情绪仍维持在年内中位区间。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7%降至4.6%,长期通胀预期(Long-run inflation expectations)从3.7%略升至3.9%,但仍远低于年内高点的4.4%(4 月),表明消费者对未来价格走势的担忧有限。仅约2%的受访者提及政府关门风险,说明政治因素对经济预期影响轻微。总体而言,消费者情绪的边际回落更多反映高利率与价格疲劳,而非经济信心的根本转弱。
数据公布后,FED WATCH 显示9 月降息概率为96.7%,较前值的98.3%变化不大。通胀和经济数据强化了市场关于“软着陆”的预期。美股上涨,道指+1.01%、标普500 +0.79%、纳指+1.15%、小盘股指数Russell 2000+1.24%,板块表现方面,科技股领涨,其中谷歌母公司 GOOGL 在与 Anthropic 合作消息推动下反弹。美债利率变化不大,短端2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48%,10 年期回升1bp 至4.02%。美元指数持平在98.9。
截至10 月24 日,美股全线收高:道指+1.01%、标普500 +0.79%、纳指+1.15%、小盘股指数Russell 2000+1.24%。主要股指本周均录得稳健涨幅,标普、纳指、道指及小盘股指数均以历史新高收盘,显示风险偏好持续上升。板块表现方面,科技股领涨,其中谷歌母公司 GOOGL 在与 Anthropic 合作消息推动下表现最佳。半导体、银行、投行、信用卡、汽车、工程建设(E&C)、科技硬件与公用事业表现亮眼。
股市上涨的核心驱动在于经济数据与企业盈利共同强化了“软着陆”预期。通胀数据(CPI)低于预期,缓解市场对政策紧缩的担忧;制造业与服务业PMI 初值均超预期,显示美国经济动能依旧稳健。企业基本面也为市场提供支撑:三季度财报季表现强劲,盈利同比增速已较季初 上修约1个百分点,盈利“超预期率”接近 84%,强化市场对盈利周期持续改善的信心6。
美债利率变化不大,短端2 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3.48%,10 年期回升1bp 至4.02%。美元指数持平在98.9。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因美联储快速收紧流动性而陷入深度衰退,导致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提前结束缩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升级,导致美债收益率暴跌;俄乌局势升级,引发全球通胀再度升温;欧美银行储蓄转移加速导致信贷收缩幅度超预期。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磊/陈嘉荔 日期:2025-10-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