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势的往事:90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复盘与启示

股票资讯 阅读:34 2025-02-10 08:20:34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经济现象与股票市场的表现并不孤立,眼下中国面临的约束也能在海外市场找到突破经验。以日本90s 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得失与股市表现为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三支箭”模型。本文聚焦90s 日本财政发力节奏与效果,提出当下市场对中国财政新政理解的三大偏误,该预期的修正是 A股“转型牛”出现的重要基础。

      投资要点:

      核心结论:本文从债务周期视角,通过复盘 1992-1996 年日本泡沫破灭初期财政政策经验与教训,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三支箭”模型—化解债务、提振需求与稳定资产价格,并指出当前市场对于化债政策效果、财政发力规模、以及经济复苏节奏存在的理解偏差。

      当下决策层态度转变推升股指中枢,但政策效果显现与企业盈利恢复仍需时日,后续投资应把握增量政策发酵期,规避政策效果验证期,成长与红利两端占优行情仍将延续。

      市场认知的三大偏误:化债不提振需求、财政唯规模论、低估经济复苏的复杂性。1)市场认为化债不直接提振需求,推升价格通胀效果有限。但日本经验显示化债是提振需求的重要前提,忽视存量债务化解不仅制约需求侧政策效果,也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2)当前市场过度聚焦财政发力规模,但日本经验显示财政发力方向更为重要,低效财政刺激不仅难以拉动需求,反而会过早透支财政空间;3)当前市场对政策发力下经济的快速修复仍有期待,但日本经验显示财政货币政策是权宜之计,推动全面复苏的关键在于提振居民与企业收入预期、稳定资产价格预期使得经济自发正向循环,而这往往依赖于技术突破、结构性改革等,需久久为功。

      1992-1996 年日本六次财政刺激带来三轮指数行情,节奏上先估值修复后盈利抬升,结构上先价值后成长。从日本股市表现来看,行情往往启动于增量政策预期抬升(1992 年第一次财政刺激、1993 年底财政政策向补贴型转变)或经济需求的恢复(1995H2 经济需求整体复苏);终结于政策态度转向(1994H2、1996H2 消费税上调)或政策效果的证伪(1993 年投资型财政效果不佳,1994 年汇率升值制约经济恢复)。结构上初期直接受益政策方向的顺周期板块表现占优,但随着市场对经济恢复的复杂性认知充分,顺应产业趋势、具备结构性景气的成长方向更具弹性。

      中国“转型牛”的条件正在形成,但行情不会一蹴而就,具备产业趋势的成长方向将成为中期A 股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当前政策围绕“新三支箭”稳步发力,思路符合逻辑,这是股指中枢抬升与“转型牛”出现的重要基础。但考虑到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具有较高的复杂性,经济需求的恢复与行情的展开难以一蹴而就,投资应积极把握增量政策发酵期,规避政策效果验证期。结构上参考日本经验,随着市场对经济恢复的复杂性认知逐步充分,顺应产业趋势、具备结构性景气的成长方向将成为市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AI/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同时考虑到当下中国与日本90 年代无风险利率差异,ROE 稳定的红利板块仍具有底仓配置价值:电力/交运/港股互联网等。

      风险提示:日本历史经验存在局限性、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奕/张逸飞 日期:2025-02-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