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四季度出口增速中枢下移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11-08 17:02:02 评论:0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 年11 月7 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10 月出口3053.5 亿美元,同比增长-1.1%;进口2152.8 亿美元,同比增长1.0%。

      整体上看,出口增速由9 月的高位回落并转负,进口则连续第五个月回升但增速明显放缓。10 月出口增速为今年2 月以来首次负增长,主要原因:

      一是去年同期出口基数抬高,去年同期9 月受台风影响,出口货物大量延后至当年10月出运,拉高了基数;二是日历因素干扰,今年“双节”落在10 月,工作日减少,直接压低了当月出口。

      出口商品结构: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出口产品成为主要支撑,而传统劳密产品出口增量减小,凸显出口结构升级趋势。1)机电类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依然维持较快增长,但单月增速有所放缓。2025 年前10 个月,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约8.7%,占出口总值逾60%。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等新兴品类表现亮眼:单月数据显示,10 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同比增长26.9%,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4.0%,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幅,船舶和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出口也位列增速前列。这既得益于全球AI 投资热潮和国内产业升级带来的需求提振,也反映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升级。2)受海外消费疲软影响,10 月纺织品、服装、箱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持续下滑。今年前10 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下降约3%,当月服装等可选消费品类订单依然不足,出口同比继续呈负增长态势,外需疲软正拖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出口增量。

      出口目的地:非美市场对出口增速的贡献回落,美国市场的拖累仍然突出。10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2%,降幅略低于9 月的27.01%,美方高关税政策的持续影响,以及需求同步走弱,是对美出口大幅下滑的主因,美国对我国出口增速产生约3.8 个百分点的拖累。与美国市场相比,对东盟和欧盟等市场出口增速虽仍为正增长,但较9 月有所放缓。10月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1.0%,对欧盟出口增速仅为0.9%,具体增速均明显低于9 月。

      进口:10 月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但连续5 个月保持了正增长。本月进口增速出现回落的原因:一是10月中秋节错期导致当月工作日同比出现减少;二是国内投资、消费增速持续回落,显示有效需求不足仍较突出,其中10月中国制造业PMI 进口降至46.8,采购量指数亦跌至荣枯线下方,亦指向国内进口需求不足。此外,月初美国威胁中国要加征100%关税,自美进口增速亦较上月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进口结构:从主要商品来看,能源资源类补库继续叠加基数效应使同比增速继续回升:当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8.2%(9 月+3.9%),进口均价同比仍降7.9%,带动原油进口额同比下降0.34%,降幅较上月收窄近7 个百分点;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大增+7.2%(前值+11.7%),价格同比由上月的+1.5%大幅提高至+8.8%,使铁矿石进口额同比由上月13.4%提升至  16.6%。农产品类中,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17.2%(前值+13.2%),因价格同比下降约5%,降幅收窄了5个百分点,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11.4%。

      高技术和中间品方面,国内产业升级和出口链需求带动相关进口保持坚挺。10 月集成电路进口量下滑至5.0%(前值+11.7%),在进口均价同比上涨5.0%的带动下(上月仅有+2.2%),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10.24%,增速较上月下跌约4 个百分点。然而,与传统基建和地产产业链相关的大宗商品进口依然偏弱,其中钢材等上游材料10月进口仍同比下降15.42%(前值-4.09%),这说明当前国内基建和地产投资低迷,对大宗原料进口需求依旧疲软。

      趋势展望:四季度出口压力仍存,但韧性可期。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和外需阶段性偏弱的因素,11 月和12 月出口增速或仍出现负增长。然而,我国外贸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加之全球AI 投资热潮持续、中国制造升级加快,将继续为出口提供新动能,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概率较低。内需方面,随着国内投资和消费进入淡季,进口增速或将继续维持相对低位。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静静/罗丹 日期:2025-11-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