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观:经济大省“新春第一会”的信号
近半月,各部门各地均部署开年经济工作动员,推动长钱入市、投资者保护等稳股市有新举措,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5.1.20-2.9)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总体看,近期政策继续聚焦稳增长、稳股市、稳信心,具体有5 大焦点:一是2.5 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重点做好开年工作动员,对后续政策加力有新要求,抓手上,“要寻求突破突围,找准潜力足、空间大的发展领域,谋划好牵引性强、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打造更多能够带动全局的突出亮点”;政策工具上,“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短期紧盯3.4-5 全国两会,除了GDP 目标外,关注对稳经济政策工具可能的新部署;二是超25 地召开2025 年“新春第一会”,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科技、产业、新质生产力为高频关键词,前10 经济大省中4 地聚焦营商环境+招商引资、3 地聚焦科技+产业、2 地聚焦区域战略、1 地聚焦深化改革;三是稳股市有新举措,包括1.22 中央金融办等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兼具长期制度性安排及短期量化考核硬要求,2.1《求是》发表证监会署名文章《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继续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此外2.7 证监会召开投资者座谈会;四是基于2.1 美方对中国加征10%关税,多部门发布反制举措,包括对美加征关税、部分物项出口管制、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等,短期继续紧盯两方高层表态;五是抢抓新春双节窗口期,江苏、成都、郑州、合肥等地推出购房促销活动,多以新春房展会形式挖掘返乡置业潜力,包括推出特惠房、送家电、送车位、购房补贴和契税补贴等。其他可关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消费流通试点、资本市场服务“五篇大文章”等。继续提示:2025年政策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属于观察期、落地期,也需跟踪4 大时点:1)1 月信贷、1 月发债进度等可能的“开门红”;2)3 月4 日-5 日全国两会,预计全国GDP 目标继续定为5%左右的偏高水平、CPI 目标下调至2%左右(2004 年以来均不低于3%);3)近期可能的降准降息;4)中美关系进展,紧盯可能的中美谈判和最高层会晤。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稳股市新举措;国务院部署开年工作动员;对美加征关税等举措。
1、重要会议:国务院等多部门部署开年经济工作动员,新提政策要打破常规、可感可及。
2.8 总书记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会议,强调吉林要聚焦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战略部署,重点看,后续做好4 方面工作: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
2.7 证监会召开投资者座谈会,核心围绕保护投资者核心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于后续证监会可能的动作,会议所提意见建议可能是重要参照,如“进一步严把上市公司入口关、更加精准支持优质企业上市、正确看待并健全量化交易监管、深化公募基金改革、提高证券违法犯罪成本、加强资本市场负面不实舆情快速反应和处置等”。
2.5 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重点做好开年工作动员,对后续政策加力有新要求,抓手上,“要寻求突破突围,找准潜力足、空间大的发展领域,谋划好牵引性强、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打造更多能够带动全局的突出亮点”;政策工具上,“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短期紧盯3.4-5 全国两会,除了GDP 目标外,关注对稳经济新部署。
1.24 国资委央企、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2025 年度央企除保持“一利五率”总体稳定外,重点发挥稳经济、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3 大作用。
1.20 政治局会议,除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等汇报工作外,审议《关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除了强调保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求,“着重处理好水与人口、粮食、能源的关系”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特别提到“要加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对接”,后续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应会有新部署。
其他可关注:1.26 国务院举行新春座谈会;1.20 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
2、部委政策:“长钱入市”量化考核硬要求;证监会主席《求是》发文;推动汽车消费。
2.7 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共提出18 条举措,重点关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如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包括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以及引导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1《求是》发表证监会署名文章《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重点把握好稳与进、总量与结构、整体与局部、监管与活力、开放与安全5 方面关系,下一步做好6 方面工作,重点关注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做好增量政策储备,抓紧落地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研究制定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门政策安排等。
1.25 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25—2027 年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核心在于激发汽车消费活力,将“通过竞争性选择的方式择优确定试点城市”,举措包括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包括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营造汽车文化氛围等。
1.22 中央金融办等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既包括长期制度性安排、也有短期量化考核硬要求,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A股,公募基金持有A 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为A 股持续带来增量资金。
其他可关注:2.4 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多部门发布对美反制举措,包括对美加征关税,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国PVH 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短期紧盯两方高层表态和可能的习特会;1.22 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 年)》。
二、地方政策:地方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经济大省多聚焦民营、科技、改革、抓落实。
整体看,据不完全统计,超25 地召开2025 年“新春第一会”,部署开年工作动员,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为各地高频关键词,也特别提到要狠抓落实,此外,海南聚焦人才、西藏聚焦改进作风、云南聚焦重大项目。
重点看,前10 经济大省按频次看(按2023 年GDP 排序),上海、湖南、福建、河南4地聚焦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统一大市场,广东、江苏、安徽3 地聚焦科技、现代化产业体系,湖北(中部地区崛起)、浙江(共同富裕)2 地聚焦区域战略,山东则聚焦深化改革。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抢抓新春窗口期,多地推出购房活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抢抓新春双节窗口期,江苏、成都、郑州、合肥等地推出购房促销活动,多以新春房展会形式挖掘返乡置业潜力,包括推出特惠房、送家电、送车位、购房补贴和契税补贴等。
2、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1.24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明确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用地保障以及收入分配等5 方面支持,后续重点关注,更多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和再融资。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