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通胀数据点评:春节月CPI环比仍低于近五年水平
数据:
1 月份CPI 同比0.5%,前值0.1%;环比0.7%,前值0.0%;核心CPI 同比0.6%,前值0.4%。PPI 同比-2.3%,前值-2.3%;环比-0.2%,前值-0.1%。
要点:
整体看,2025 年1 月国内CPI 环比相较往年春节月份涨价幅度偏弱,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并未收窄。尽管个别行业似乎出现物价回升迹象,但其持续性仍待观察。2025 年在美国增加关税、全球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国内需求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近期美国国债利率回落、美联储降息预期相对稳定,国内“两会”临近,降息、降准的空间或将打开,这对国内债券市场或将带来进一步提振。
第一,今年1 月份经历春节,与2024 年春节错月,低基数影响下CPI 同比读数较2024 年末有所抬升;但从环比看,对比往年春节所在月份,今年1 月CPI 环比值偏低。1 月CPI 环比0.7%,2020-2024 年1 月CPI 环比均值为0.8%,2020-2024 年春节月CPI 环比均值为0.9%。结构上看,食品与服务价格贡献较为突出,主要是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而交通/通信工具、居住相关价格相对较弱,在经历了2024 年“以旧换新”消费补贴、降息降首付比例等地产刺激政策之后,初步达到“止跌回稳”状态,但距离“稳步回升”可能还有一定差距。
从这个角度看,2025 年地产和汽车家电等耐用品价格可能是物价摆脱低位的“胜负手”,价格企稳回升仍需供需两端共同推动。对于地产:我们认为可能要依靠房贷利率维持低位或进一步降低,对地产成交量持续提振。对于汽车、家电、通信工具等耐用品:我们认为仍需要产需两端的共同推动。需求侧方面,除了消费补贴等短期举措,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可能是提振有效需求更好的切入点,这也是市场对2025 年宏观政策的关注点;供给侧方面,除了一些行业的并购重组,我们认为市场更加广泛、自发的出清可能是更加高效的优化供给手段。
第二,1 月PPI 同比-2.3%,降幅并未收窄;环比-0.2%,降幅进一步扩大0.1 个百分点。上游煤炭供给充足,海外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回落,假日低温影响国内地产基建开工,下游部分行业需求偏弱,均对国内相关行业PPI 形成拖累。1 月PPI 的亮点在汽车、光伏行业价格环比出现上涨,不过终端价格回升的延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部分行业在2024年去产能、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可能在生产价格上初步体现。不过,我们认为物价稳步回升不仅需供给端优化,更重要的是终端需求回暖。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报告中CPI、PPI 预测值与实际值不一致的风险;数据更新可能不及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