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策略专题研究:债市历史启示录-2022~2024信用债复盘

股票资讯 阅读:27 2025-02-12 22:51:22 评论:0

  过去3 年,债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债收益率中间虽有调整,但利率下行、一揽子化债政策等,为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利差压缩提供了坚定的支撑。2022 年,从资产荒到负反馈;2023 年,化债政策下持续下行;2024年,化债延续下行,政策博弈推动调整。

      谁在主导信用债走势?

      一般而言,信用债跟随利率债走势,但信用风险事件、政策调整等,容易带来信用债市场的大幅调整。而“一揽子化债政策”以来,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大幅降低,信用利率化愈发明显,各类利差都一度被极限压缩,而后在一个比较窄的空间内波动。而政策等突发事件带来的波动,本质还是信用债流动性偏弱,这一点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都难以根本性改变。

      期限利差和等级利差反映了什么?

      在仍担忧信用风险的阶段,市场一般倾向于先信用下沉,而后才是拉长久期,毕竟较长的时间同样蕴藏信用风险;但随着信用利率化演进,拉久期的效果愈发明显。此外,在债市巨震时,机构往往选择首先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品种,容易导致期限利差快速下行。

      为什么大调整多出现在三四季度?

      过去3 年债牛,信用债都经历了一二季度振荡下行,二季度末、三季度底部震荡,三四季度再决断的过程。季节性规律的背后,核心是基本面偏弱,政策的季节性影响债市定价。目前来看,季节性规律仍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机构行为如何演变?

      在资产荒和低利率环境下,机构普遍采用拉长久期和信用下沉的策略来增厚收益。2024 年6 月,3 年以上非金信用债的成交占比首次超过1 年内。

      AA(2)等级在城投债的成交占比从2022 年初7%上升至30%附近,机构信用下沉的策略同质化严重。

      与此同时,二永债的成交额在不断上升,信用债中的成交占比已从2023年低位上升了10 个百分点。

      以史为鉴,今年的信用债或还将沿着既有的趋势、遵循相似的节奏发展。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发展超预期,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数据统计或有遗漏。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彬彬/孟万林/涂靖靖 日期:2025-02-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