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年初物价走势偏弱
事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 年1 月,CPI 同比为0.5%,涨幅较上月扩大0.4 个百分点;PPI 同比下降2.3%,降幅与上月持平。
基本观点:1 月CPI 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源于春节错期(2025 年春节为1 月29 日,2024 年春节为2月10 日)效应下食品、服务价格同比涨势加快,加之近期国际油价、金价较快上行。不过,当月CPI 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比较明显,背后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以及2024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也对居民消费能力带来一定影响。这为后期政策面加大促消费力度提供了空间。1 月PPI 环比跌幅扩大,同比跌幅与上月持平,环比加速下跌主因春节临近对制造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在弱势运行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
展望未来,2 月春节错期效应逆转,CPI 环比将由升转降,同比则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负增长,估计将在-0.3%左右。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行影响,2 月PPI 同比降幅将收窄至-2.1%左右。后续PPI 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2025 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总体上看,2025 年物价还会处于偏低水平,将为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供较大空间。
具体来看:
一、1 月CPI 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源于春节错期(2025 年春节为1 月29 日,2024 年春节为2 月10日)效应下食品、服务价格同比涨势加快,加之近期国际油价、金价较快上行。不过,当月CPI 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比较明显。这为后期政策面加大促消费力度提供了空间。
具体来看,1 月春节来临叠加气温下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出现较快上涨,猪肉价格环比由负转正,带动食品价格整体环比上涨1.3%,同比涨幅则由上月的-0.5%升至0.4%。非食品价格中,春节期间居民旅游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上升,带动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7.8%、16.0%、11.6%和9.6%;另外,农民工返乡和需求增加影响下,1 月家政服务和美发价格环比涨幅也接近两位数。由此,1 月整体服务价格环比涨幅为0.9%,同比涨幅达到1.1%,较上月扩大0.6 个百分点,影响整体CPI 同比上涨约0.42 个百分点。
工业消费品方面,1 月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两度上调,当月汽油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到0.6%;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政策继续对汽车价格形成支撑,当月交通工具价格连续第二个月环比持平,同比降幅也略有收窄。最后,近期国际金价延续上行势头,1 月金饰品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0.0%,这是当月“其他用品和服务CPI”同比上涨5.4%,涨幅较上月扩大0.5 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
1 月CPI 环比上涨0.7%,涨幅较上月扩大0.7 个百分点,但较过去10 年“春节月”平均涨幅低0.3个百分点左右。这一方面源于当前商品和服务供应充足,另一方面则是市场需求不足现象依然比较突出。
背后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24 年12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4,较上月上升0.2,但仍明显低于100 的中值水平;另外,2024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行也对居民消费能力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年下降1.0 个百分点。
我们判断,2 月春节错期效应逆转,CPI 环比将由升转降,同比则有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负增长,估计将在-0.3%左右。总体而言,2025 年宏观经济能否摆脱低物价局面,将主要取决于房地产市场何时实现趋势性止跌回稳,外部贸易环境变化对消费信心的影响,以及今年宏观政策在促消费方面的加码力度等。
我们预计,2025 年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规模将扩大1 倍,达到3000 亿左右;后期也不排除在全国范围内较大规模发行消费券和消费补贴、将促消费范围由耐用消费品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可能。2025 年楼市支持政策也会继续加码,着力推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对居民消费信心影响最大。整体上看,2025 年CPI 整体还会处于偏低水平,将为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供较大空间。
二、1 月PPI 环比跌幅扩大,主因春节临近对制造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同比跌幅则与上月持平。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在弱势运行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后续PPI 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2025 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同时还需关注今年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1 月PPI 环比下跌0.2%,跌幅较上月扩大0.1 个百分点,同比下跌2.3%,跌幅与上月持平。1 月国际原油价格大涨,PPI 环比跌幅扩大主要受国内工业品价格下行拖累。可以看到,1 月原油相关行业PPI 涨势加快,其中原油开采业PPI 环比上涨4.5%(前值0.1%),而国内定价的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原材料价格走势偏弱,当月煤炭开采、钢铁、有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PPI 环比分别下跌2.2%、0.9%、0.4%和0.6%,跌幅较上月均有明显扩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今年春节在1 月底,春节临近,员工休假、特别是农民工放假返乡对制造业生产和建筑业活动影响较大,进而对工业品需求端形成下拉效应。
分大类来看,1 月生产资料PPI 环比下跌0.2%,跌幅较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同比下跌2.6%,跌幅与上月持平。其中,原油价格回升带动采掘工业PPI 环比跌幅收敛,原材料工业PPI 环比涨幅则有所放缓,加工工业PPI 环比跌幅扩大。不过,受基数变动影响,1 月采掘工业PPI 同比跌幅走阔,原材料工业PPI跌幅收敛,加工工业PPI 同比跌幅与上月持平。生活资料方面,受居民消费不足影响,下游生活资料PPI涨势持续偏弱。1 月生活资料PPI 环比0.0%,同比下跌1.2%,略好于前值-0.1%和-1.4%。当月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PPI 环比跌幅均有所扩大,同比与上月持平或有所放缓,仅耐用消费品PPI 环比增长0.2%(前值-0.3%),同比跌幅较上月收敛0.5 个百分点至-2.6%,或与春节临近带动耐用消费品需求有关。
整体上看,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在弱势运行状态,核心原因还是市场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背后是本轮财政化债政策力度很大,但对地方政府稳增长能力的提振效应还需要一段传导时间,而楼市改善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也尚未传导到房地产投资端,因而需求回暖对工业品价格的拉动作用有限。展望未来,受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行影响,2 月PPI 同比降幅将收窄至-2.1%左右。后续PPI 同比能否较快转正,将主要取决于2025 年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效果,其中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与此同时,需要重点关注今年外贸环境变化可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带来的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