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金融数据点评:“开门红”如期而至
投资要点:
社融同比多增,存量增速持平前值。1 月新增社融7.06 万亿,同比多增5866 亿,社融存量增速维持在8.0%。结构上看,信贷、政府债同比多增对当月社融形成有效托举;外币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则是主要拖累项,其他分项与去年同期相比波动不大。
企业部门融资全面改善,但持续性尚需进一步观察。当月企业部门短期贷款新增1.74 万亿,同比多增2800 亿;中长期贷款新增3.46 万亿,同比多增1500 亿,结束了连续10 个月的同比少增。但结合表内贴现规模同比少减4584 亿来看,1 月企业信贷需求的回温仍然偏慢。或更多与银行“开门红”策略有关,前期储备的信贷项目在年初集中释放。所以企业信贷读数改善的持续性,有待需求端提供更多线索去进一步验证。
居民融资需求边际回落。当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减少497 亿,同比少增4025 亿;新增中长期贷款4935 亿,同比少增1337 亿。从短贷来看,一方面是“以旧换新”政策在去年四季度持续发力,可能透支了部分领域的消费贷需求,1 月乘用车日均销量同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另一方面或与存量房贷利率调降有关,居民提前还贷压力减轻,通过短期贷款补充流动性的诉求亦随之回落;从中长贷来看,主因居民购房需求受到春节错位的影响,1 月30 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减少15%。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分别减少3%和29.1%。
M1、M2 增速均有所回落。当月M1 统计口径调整落地,个人活期存款、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纳入统计范围,新口径下M1 当月增速0.4%,环比上月回落0.8 个百分点。其中M0 受春节取现需求的影响,增速季节性抬升至17.2%;新口径下,春节对企业-居民活期存款的“跷跷板”效应消除。但整体增速回落,说明资金整体活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当月M2增速环比回落0.3 个百分点至7.0%,或与当月权益市场调整,而债券市场相对占优,投资性价比回升逻辑下,部分资金从非银存款回流至理财有关。
降准、降息操作时机或将延后。整体看,1 月金融数据在去年高基数下,仍然实现了开门红。其中政府债“靠前发力”、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转为多增,均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虽然表内票据贴现规模同比大幅多增,指向需求端的回温仍然偏慢。但央行在2024 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中提到,“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相较于2024 年三季度报告的表述,本次报告更重视货币政策推出的时机。所以我们理解,在美联储降息预期收紧,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贬值压力的环境下,若没有更多线索指向信贷景气不可持续,央行降准、降息的时机或将延后,为后续操作留出空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