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医药情绪逆转:一手抓AI医疗,一手抓创新主线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2025年2月17日-2025年2月21日)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9%,跑赢沪深300指数0.9pct,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8位;2025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3.9%,跑赢沪深300指数2.8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1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安必平(+48.91%)、迈威生物(+21.69%)、国际医学(+20.07%)、博士眼镜(+19.99%)和翔宇医疗(+16.64%)。
《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稿传出,丙类目录与商业报销共振,利好创新药高质量长期发展。2024年3月,创新药首次被纳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2月20日,重磅文件《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第二轮征求意见稿在网络流传,核心内容包括:1)鼓励商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2)允许企业自主定价,稳定企业预期;3)增设创新药专属目录即丙类目录,与商业报销联用。推动多层次医保体系,允许医保个人账户购买商保。我们认为,对比此前第一版,第二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厘清市场重点关注的商保丙类目录方面相关政策,短期可落地性和可指导性明显增强。从2015年医改以来的“腾笼换鸟”、“供给改革”,中国创新药的研发能力得到跨越式增长,“医药新质生产力”这盘大棋逐步呼出欲出。我们认为医药情绪明确逆转,建议重点关注:具备全球FIC/BIC潜力的优质创新药资产,有望持续迎来全面价值重估。
本周市场复盘及中短期投资思考:本周A股和H股医药均显著跑赢大盘,其中港股表现更为强势。周一到周四主要为AI医疗主题强势,周五在《关于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政策催化下,医药CXO及创新药板块强势大涨,带动整个医药情绪。我们认为医药板块4年的调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政策压制,从全产业链条鼓励创新、到支持商保再到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说明了政策缓和开始转向,医药当前位置值得重视。我们认为估值+配置双重触底已经明确,AI主题的持续拉动和拓面下,整个医药板块热度持续升温,25年必须重视医药板块的配置。当前位置我们中短期推荐【AI医疗+创新线】两手抓:1)AI+医疗:优先考虑海外映射+数据壁垒及应用场景能逻辑自洽的方向,详见我们近三周的系列专题;2)创新主线:创新药及CXO为首的创新主线依旧是医药最明确的长期主线,商保险等政策持续催化下,推荐持续重点关注;3)Q1业绩:临近市场关注Q1业绩预期,在当前医药高热度下,亮眼的业绩表现有望得到放大,重点关注业绩强势或困境反转标的。
中长期配置思路:我们持续看好创新+复苏+政策三大主线。1)创新主线:创新药械为产业周期最为明确,我们“寻增量”策略的核心方向,收入和利润正逐步体现,25年多个企业有望盈利。看好有出海竞争力的创新Biopharma、有创新第二增长曲线的Pharma及创新药配套产业链CXO;2)复苏主线:医疗设备招投标情况持续回暖,同时消费刺激经济复苏,结合医疗反腐扰动阶段性结束,预计品牌中药及消费医疗在调整后仍有复苏潜力;3)政策主线:国家政策导向明确支持高分红企业,鼓励优质公司并购整合,结合国企改革,破净公司的市值管理,重点关注国改&重组。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华大智造、美年健康、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昭衍新药;
二月建议关注组合:艾力斯、信达生物、诺泰生物、华润三九、华大制造、讯飞医疗、晶泰控股。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