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行业周报:保险增持银行股,积极把握非银低位布局机会
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体系积极推进,商业健康险产品供给有望迎来增量。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提升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健康保障需求,推动商业健康险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1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部分保险公司召开座谈会,积极研究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工作事宜,推进行业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体系建设。我们认为商保目录体系建设有望提升商业健康险的信息透明度,提升商业健康险药品目录的科学制定和风控水平的提升,商业保险公司有望更加积极融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产品端有望迎来更多增量,头部险企有望凭借专业成熟的健康险运营能力凸显在产品开发、医疗控费和医疗资源、服务整合方面的优势。
险资近期积极加配银行股并举牌相关个股,权益布局有望为投资端带来更多弹性。香港联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2月17日,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H股4772.3万股,平均每股作价4.5116港元,涉及资金2.15亿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15.39亿股,持股比例由4.85%升至5%。2月20日,长城人寿增持中国水务H股200万股,平均每股作价5.1858港元,涉及资金1037.16万港元。增持后最新持股数目8200万股,持股比例由4.90%升至5.02%。长端利率维持低位、预定利率降低以及险资权益资金入市支持政策逐步落地等背景下,险资积极布局股票资产,各大险企持续增配银行个股,根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H股和招商银行H股、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我们认为具备较高股息、公司治理完善、盈利模式和行业格局清晰的个股将更为受到险企青睐,同时在IFRS9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股票能通过分类为FVOCI而平滑当期股价波动,减少当期利润的波动。
沪深两市交易所发布2025年1月券商ETF持有及成交额情况,头部综合性券商及特色中小券商有望受益于ETF规模的持续扩张。(1)沪市方面,2025年1月末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持有ETF规模排名中,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证券排名前三。截至2025年1月末,前十大券商经纪业务持有份额比例上升至75.06%,与去年底75%的水平略有增加。成交额方面,2025年开年首月沪市ETF累计成交金额超2.77万亿元。今年1月券商经纪业务ETF成交额排名中,华泰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华宝证券位列前三,其市场份额分别为11.42%、5.88%、5.43%。(2)深市方面,东方财富证券、广发证券、国泰君安等30家机构并列前30名。当月证券公司经纪业务ETF交易金额排名中,华泰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综合型券商同样位居前列。综合型券商在深市ETF生态中仍然占据核心地位。我们认为随着2024年ETF规模持续提升,且持股市值超越主动基金,作为较为便捷、透明的投资工具,在资本市场定价权有望持续提升,市占率稳固的头部综合性券商、发力ETF并提供差异化服务特色的中小券商,有望同步受益于ETF规模的持续扩容。
投资建议:2025年保险板块“资负共振”逻辑有望持续,险资积极加配银行股并举牌相关个股,有望为投资端带来更多弹性。头部上市险企在投研、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优势,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券商方面,市场交投热度回升有利于券商股表现,大模型技术推广也有助于提升券商运营管理效能,建议重点关注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优质券商标的。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