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从预算报告看2025年的地方财政
2024 年预算执行情况: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优于中央。2024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约22 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速(1.7%)高于中央财政(0.9%),地方收入占比54.3%。然而,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等地的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甚至出现财政收支双降的现象。总体来看地方收入增速与GDP 规模呈负相关。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2.2%,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16%至4.9 万亿元。
尽管如此,在专项债和特别国债的支持下,政府性基金支出仍实现了0.2%的微弱增长。
2025 年地方预算梳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加权增速为2.8%,部分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增速低于3%。2025 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合计为5.7 万亿元,同比下降1%,对土地市场的预期也有一定分化。
2025 年GDP 增速目标多数下调:31 个省市中仅天津上调目标,半数省份下调,加权GDP 增速目标约5%,与2024 年持平。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同样趋弱,19 个省份中10 个下调增速。
土地储备专项债:2025 年或发行6000-10000 亿元的土地储备专项债,用于盘活闲置土地、置换高息债务以及支持保障房建设。广东、北京等地已启动相关项目,但整体进度存在区域差异。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资源,短期内缓解房企和地方财政的压力,长期则需平衡土地供需与债务风险。
化债措施与风险防控:各省份2025 年预算报告中的防风险相关表述显示,地方政府的核心思路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严格控制新增隐性债务、压降存量债务、推动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强化专项债券管理和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具体措施包括严禁超财力上项目,严查违法违规举债,综合运用置换债券、预算安排、资产盘活等工具缓释债务压力,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强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等。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