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2月外贸数据的思考与未来展望:“抢出口”订单出运继续支撑出口
1-2 月出口环比回落,但规模仍在历史高位
1-2 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为2.3%(美元计价,下同),较12 月(10.7%)回落8.4个百分点。季节性调整后,1-2 月平均的出口规模较12 月环比下滑1.9%,表明1-2 月出口有超季节性的环比回落。但是,考虑到12 月出口有超季节性的环比回升(+2.5%),1-2 月出口的整体表现其实并不算弱。就绝对水平而言,1-2 月的出口规模仍处于近两年来的历史高位,仅次于2024 年的10 月与12 月,以及2023 年3 月,表明“抢出口”订单的出运可能仍在持续,出口仍有较强韧性。
原材料出口相对较强
从结构上来看,季节性调整后,1-2 月多数商品的平均出口规模较12 月有所回落,其中农产品、机电、轻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环比下滑13.1%、3.5%、7.2%、16.6%,只有原材料出口环比回升(+3.7%);我国对多数主要贸易对象的出口也有所回落,其中对美国、欧盟、东盟、韩国的出口环比分别下降4.7%、2.7%、4.1%、17.2%(前值+4.0%、+6.5%、+4.2%、+20.8%);对巴西、俄罗斯的出口也进一步回落;只有对中国香港、印度的出口有明显回升,环比分别增长18.5%、5.2%。
1-2 月进口超季节性回落
1-2 月进口同比增速为-8.4%,较12 月(1.0%)下滑9.4 个百分点。季节性调整后,1-2 月平均进口规模较12 月环比下降6.6%(前值+4.6%)。主要进口商品中,多数商品的进口都较12 月环比回落,产成品中,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分别环比下滑2.1%、0.8%(前值+5.4%、+4.8%);农产品进口也环比下降4.5%;大宗原材料进口总体回落,其中铁矿砂、铜矿砂、未锻轧铜及铜材的进口分别环比下降20.7%、6.3%、10.7%,只有原油、成品油进口明显反弹,分别环比增长1.9%、8.1%。
“抢出口”订单出运或继续支撑一季度出口
尽管1-2 月出口规模在季节性调整后环比回落,但其绝对规模仍处于近几年的历史高位,表明“抢出口”订单的出运可能仍在持续。考虑外贸订单的生产与运输周期,我们认为,此前签订的“抢出口”订单的出运有望继续对一季度的出口构成支撑。但中期而言,综合考虑关税扰动、海外库存偏高以及2024 年高基数的影响,我们认为今年出口或仍面临下行压力,出口拐点可能在二季度左右出现。进口方面,随着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今年内需有望加快修复,并带动进口回升。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预期不一致,政策与预期不一致,地缘政治恶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