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吹响多头反攻号角
债Ta市bl在e_磕S磕um绊m绊a中ry]度 过了艰难的一周。美国对华关税落地、宽财政政策细节出炉,在没有实质利空的情况下,债市仍然走出了一波空头情绪释放的大幅上行行情。最为悲观的预期甚至是今年已经没有降息空间,债牛将要终结。在多空分歧加大之际,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债市走向?
债市的票息价值已经显现
债市本是票息市场,收益率走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随之加大,如果票息已经具备性价比,配置的力量也会相应增强,这与越跌越恐慌的价差品种存在本质不同。经过1-2 月的连续调整,多数债券品种收益率已经升至高位。截至3 月7 日,利率债中,大部分7 年及以上品种收益率均攀升至1.80%之上,其中品种利差较厚的5 年期农发/口行债收益率,也已上行至1.82%。
资金利率稳定修复的概率增加
我们倾向于资金利率稳定修复的概率增加,风险与增长是两个重要考量。
首先考虑风险,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可预判的风险或有两个,一是外部冲击愈演愈烈;二是机构行为层面的风险加剧。其次则是增长,最新出炉的2 月出口和通胀数据,都显示需求仍待修复。如果需求迟迟未能恢复,资金利率可能也会迎来自发式宽松。
科技是点,经济是面,以点带面仍需时间与政策支持我们倾向于科技牛与债牛可以共存。科技是点,经济是面,点增容易,面扩则难,总量的好转往往需要大多数人完成预期的一致性转变,需要时间,也需要政策的持续支持。不少投资者将当前阶段与2020 年5-6 月进行对比,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虽然地产行业也迎来了环比修复,但并没有2020 年的强劲之势。
银行的风险控制,重在平衡和对冲
此外,不少投资者讨论,债市收益率的下行,可能加大银行的运行风险。
我们倾向于,银行的盈利模式具备天然的平衡机制,在经济趋缓的背景下,金市的资本利得可与贷款的低成本形成对冲,而在经济向好时期,贷款的重定价又可弥补金市的资本损失。在利率下行的周期中,若仅强调市场短期波动的风险,进而限制银行卡取资本利得的机会,反而可能会加大银行实现全年可持续经营的整体压力。
并且与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的大开大合不同,我国的货币政策往往更为稳健,加息和降息的节奏都更加缓慢,留给市场充分的时间,进行贷款利率的重定价和债市风险的释放。因而,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而言,限制债市组合的整体久期,防止在大级别周期维度银行盈利对冲机制失效,或是更好的方法。
债市策略:二次筑顶,逢高配置
综合来看,对应至当前的债市策略,收益率已至高位,债市持续调整的时间窗口已经不大,10 年、30 年国债活跃券大概率在1.80%、2.00%附近二次铸顶,逢高配置。当然,收益率从高位修复的速度,可能仍然受资金利率制约,不排除持续高位震荡,直至向下突破。
不过今年的市场,可能与去年明显不同,一是波动更大,二是下行修复的速度受政策限制可能更快,所以需要看清的是当前下行方向没变,节奏受影响,操作难点在于根据不同的负债属性,判断左侧介入的时点,因为右侧参与的难度也较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